A.课时安排:

B.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以情动人的文笔,分析作者叙事陈情怎样逐层深入,达到乞终养的目的,准确反映笔者思想境界。

2.思想教育目标:苦情、亲情、忠情–真实情感的展示。

3.能力培养目标:指导学生体味其用词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

C.教学重点:本课主要是以情动人,在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之后,让学生找出叙述作者苦情、亲情、忠情的语句,进而分析作者叙事陈情怎样逐层深入,达到乞终养的目的。

D.教学难点:动笔的勤奋。

E.教学方法:反复诵读的新授课。

F.教具使用:相关课件PowerPoint格式。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作者简介:

二、诵读提示:

1.注意体会作者的真挚感情。

本文是写给皇帝的信,以叙事为主。在叙事中包含着作者真挚的感情。诵读时,要注意文章的层次,做到有表情地诵读。在读的过程中,注意体会文中抒发的感情。

2.本文多四字句(五至七字句,可以看作加统领字的四字句),读来容易朗朗上口,铿锵有力。但在以四字句为主的同时,又杂以三、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字的句式,构成了句式的错综变化,使文章脉络流走,音韵和谐。诵读时要加以体会,读出文章的节奏感。

3.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门衰柞薄、茕茕孑立、床蓐、猥以微贱、非臣陨首、责臣逋慢、犹蒙矜育、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三、整体感知:

理解本文,首先要对写作背景有所了解:司马氏集团灭蜀后,为了笼络西蜀人士,大力征召西蜀名贤到朝中做官,李密也是其中之一;李密是亡蜀降臣,如若不应诏,会被误认为矜守名节,不与司马氏王朝合作,招来杀身之祸。司马氏集团通过阴谋和屠杀建立了西晋政权,为了巩固统治,提出以孝治理天下。

李密至孝,与祖母相依为命,写此奏章,陈述自己不能奉诏的原因,提出终养祖母的要求。文中所写,皆是真情实意。为了唤起武帝的怜悯心,作者不是直陈其事,而是凄切婉转地表明心意,围绕着情孝二字反复陈述自己家庭不幸,和祖母相依为命的苦况亲情,表达对新朝宠遇的感激涕零,以及孝顺祖母的哀哀衷情。

1.第一段指导要点

(l)前一层从纵的方面写本人从出生利成立的历史、兼用总提分承的方式。’夙遭闵凶一句是总提.以下依次写父、母、祖母,最后说到本人。与父死母嫁.是为了说明祖母躬亲抚养的原因,写本人多疾病是为了说明抚养之不易,都是为下文臣戈祖母.尤以至今日这句话张本。

‘零丁孤苦’是关键语.下面有多处与之相照应。

(2)后一层从横的方面叙述家庭人丁衰微的状况。义中反复强调的是一个无(鲜)字;至于儿息,则虽有而晚,又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极写其孤单凄 的心消.使人读而生悲。在这种状况下.身边有一个疾病缠身的老祖母.怎能离家远行呢?不言而喻,如此层 叙述的目的.就在臣侍汤药,未曾废离这八个字上。这一层 是为下 祖母无臣 无以终余年一句张本。

未曾废离也是关键语。下文供养无主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愿乞终养待都是跟它相照应。

第一部分陈述家庭的不幸和祖孙相依为命的情形。先以臣以险衅,夙遭闽凶八字,概括自己的坎坷命运。然后讲述幼年时期失父失母,孤苦多病,全赖祖母抚养,说明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再述家门人丁不旺,祖母疾病缠身,说明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这段内容,是陈情不仕的唯一事实根据,作者写得凄切尽情,以使武帝对自己由恼怒峻责化为同情怜悯。

2.第二段指导要点

(l)前一层叙朝廷 召之殷.是按时间 顺序记叙的.故有前r’后寻等字眼。征召的级别也越来越高:先郡,次州.最后是朝廷。这一层的叙述十分得体:[1].开头称颂朝廷的清明教化。

[2].孝廉秀才是荐举人才的科目,不是官职,用辞不赶命;郎中。洗马是官职,用辞不就职。

[3].表达了感恩心情。

本层是为下层作铺垫的,又为第三段中过蒙拔擢,宠命优渥一句张本。

(2)后一层写自己进退两难的境地:先写朝廷、地方的催运。后后写自己的苦衷情词悲侧.动人心扉。

刘病日笃承上文风婴疾病,又为下文但以刘日薄西山……朝不虑夕一句张本。

第二部分写朝廷对自己优礼有加,而自己却由于祖母供养无主,不能奉诏的两难处境。先以逮奉圣朝,沐浴清化表达自己对晋武帝的感激之情,再历叙州郡朝廷优礼的事实。然后明确提出奉诏奔驰和孝养祖母的矛盾,给下文留下悬念。

3.第三段指导要点

(1)本段须作一气读.但文势有三转:首先转入以孝治大下的大理.说自己应当得到同情;其次转到自陈宦历、称颂君恩上来.表明辞职与名节无关.以求得皇帝 谅解;最后转入正意.暗写孝宇.说明这是辞职的唯一理由。表示转换的字眼是:伏推且但。

(2)自陈宦历一节写得委婉动人,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作结.表达了至为恳切 感情。说刘病一节,语语皆出于至孝之心.感人至深。

(3)孤苦一同承首段.又为下段臣之辛苦一句张本。不能废远承前段,又为下段愿艺终养’一句张本。

第三部分提出了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纲领,陈述了自己的从政经历和人生态度,并再强调自己的特别处境,进一步打消武帝的疑虑,求得体恤。针对上文留下的孝顺祖母和回报国恩之间的两难选择,这段首句即言以孝治天下是治国纲领,言外之意则孝养祖母虽为徇私情,却也不仅合情亦合理合法,并为下文乞终养给出了理论根据。随后说自己出仕蜀是图宦达。不矜名节,打消武帝疑虑。再以祖母病笃,说明自己确实不能远离出仕。

4.第四段指导要点

(1)本段亦须作一气读:先以愿乞终养点明这篇表文的主旨.后以听臣徽志请求皇帝恩准语意直贯而下。

(2)贯穿全段的是尽节报养二语。开头说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结尾说刘卒保余年之后,当陨首结草以报,都是就忠孝二字而言,说得入情入理。

(3)末句臣不胜……以闻是当时表文结束时使用的套语。

第四部分明确提出陈情的目的愿乞终养,先尽孝后尽忠。作者先比较自己和祖母年岁,说明尽孝之时短,尽忠之日长,然后提出终养的要求。再极其诚恳地说明自己的情况,是天人共鉴。表达自己对朝廷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的忠心。

亚里士多德说: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的事物,对适当的人,在适当的时机下,以适当的方式发生的感情,才是适度的最好的感情。作者正是运用了最恰当的抒情方式,终于打动了晋武帝,使他看了表章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诏,允其不仕。

需要指出的是,作者愿意尽节于皇帝,是出于感恩图报的心情,不能跟报效国家同日而语。

四、鉴赏要点讨论:

1.融情于事。强烈的感情色彩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但作者无论是述自己的孤苦无依之情,还是述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都是通过叙事来表达的。而自己对朝廷恩遇的感激和对武帝的忠敬之心,也是以充满情感的笔调来写的。

2.语言形象生动,自然精粹。本文虽然用了不少四字句、对偶句,有骈文的整俪之工,但语言却绝不雕琢,而是十分自然真切,仿佛是从肺腑流出,丝毫不见斧凿痕迹。文章语言十分生动形象,如第一段写孤苦无依之状,第二段写州县催迫之景,第三段写祖母病笃的惨苦之象,都如在目前。此外该文在语言上还十分精练准确,有些词句,成了成语。

五、课后练习解题指导:

一题。设计此题目的,是为了落实教学大纲的要求。指导学生背诵时,最好结合诵读提示,以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本题。

二题。设计此题目的,意在使学生在诵读中,注意本文陈情于事、文笔委婉的抒情特点。《古文观止》的评语,点出本文抒情真实自然(俱从天真写出,无一字虚言驾饰)。作者在文中所陈之情,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因处境狼狈而产生的忧惧之情,二是对诏书切峻,责臣逋慢的不满情绪,三是对祖母刘氏的孝情。正因为作者所写的都是至性之言,所以才会产生悲侧动人的效果。

三题。设计此题目的,意在使学生注意文中重要的字词,正确理解其含义。参考答案如下:

1.臣以险衅,夙遭阅凶。险衅:指命运不好。夙:早时。凶:不幸。

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见背:离开我。背,背离、离开。

3.门衰柞薄,晚有儿息。薄:浅薄。息:子。

4.寻蒙国思,除臣洗马。寻;不久。除:授予官职。

5.岂敢盘桓,有所希冀。盘桓:徘徊不进的样子。希冀:这里指非分的愿望。

6.听臣徽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听:准评。卒:终。

四题、设计此题,意在提醒学生注意本课中至今还在使用的成语,以积累词汇,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

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口簿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

五题、这是一道开放题。意在让学生讨论一下对孝的看法。一方面.封建统治者提倡以求治天下的伦理观.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自己的统治,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另一方面.孝敬父母长辈.又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道德.至今仍未过时。此题没有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即可。

六、作业:1.背诵全文。

2.翻译全文。

3.完成质监、3+X中的相关练习。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陈情表》教案13发布于2020-11-20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