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艳·

四月间,我来到了杭州西湖,漫步苏堤,拂柳依依,鸟语花香。一派烂漫中倾听导游讲述当年苏轼率众筑堤之事,一时神游干年,对苏公一腔跳跃的热情感慨不已。真个是不知我觅苏公,还是苏公顾我,不经意间,又一次邂逅课文《但愿人长久》,让我再一次与之相近,相亲。于是,阅读此文,成为一种快乐的接受,成为一种心智的感怀。

感怀一:手足之亲情切切

纵览一番古今文史,苏轼与弟弟苏辙(子由)的手足情谊是能让我们的目光久久凝伫的。他们自幼“一起读书,一起玩耍”,“整天形影不离”,“手足情深”自不必说。踏上官宦仕途之路后,兄弟二人的命运更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的政治见解相同,也都敢于直言极谏。他们因才略而被任用,也因才略而罹难。当兄长被一贬再贬时,弟弟也因为受牵连日子很不好过,但做弟弟的从未有过丝毫怨言。

1074年,苏轼由繁华的杭州调到荒凉的密州(今山东诸城),目的就是为了能与弟弟相距更近一些。当时的苏辙在济南为官。原以为到了密州就能接近弟弟,一叙愁肠,哪知,苏轼来到密州时,面对的是长期干旱、蝗虫遍野的惨淡景象。凭借文人的良知,他无暇嗟叹命运多舛,也顾不得探望想念已久的兄弟。等外界的一切归于平静之后,那一个“皓月当空,万里无云,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地尝着瓜果,观赏着明月”的团圆夜,不由自主地成为了苏轼情感喷发的出口。“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皓月,这欢聚的场面怎能不让诗人“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触景生情,情动辞发,挥笔写就《水调歌头》,一泄思亲的惆怅与伤怀。
这种思亲的伤感穿透了字里行间。看呐,“屈指算来,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一个“又”字几多无奈,一个“!”几许情伤。“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恼月、怨月、质月……怎样的放肆才能释解满腔的思念呢?再看第五自然段,那一个接着一个的“!”呀。纵然是在求解脱,求豁达,却又如何说解便能解得了的。子由呀,就让我们把彼此的思念藏在心底,让这一轮明月无声地传递吧。

像这样的情深意长,苏轼兄弟的许多诗词中都有咏叹。《和子由渑池怀旧》、《戏子由》以及“兄唱弟随”《水调歌头 徐州中秋》,及再后来的《西江月》,无不生动地表现了苏轼兄弟亲密无间的手足情。最为感人肺腑的是“乌台诗案”后,苏轼被囚,在狱中写下的绝笔。那是两首七律,诗中没有对死亡的恐惧,没有对冤屈的喋喋抱怨,萦绕不散的唯有那浓浓的亲情和对子由的留恋: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时夜雨独伤神。与君今世为兄弟,再给来生未了因。”

沉甸甸的忧伤与沉甸甸的情谊交织在一起,让人猝然心碎,不忍再读。
一千多年前的这一段兄弟真情,正如《我的兄弟姐妹》中所说:“兄弟姐妹本是天上的雪花,谁也不认识谁;落在了地上,就融在一起,化成了水,永远不分开了。”
感怀二:词境旷达意悠悠

解读《但愿人长久》,便离不开《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观苏轼一生,高潮和低谷相伴而生。有过春风得意,做过翰林学士,礼部尚书;也有过命乖运蹇,屡遭贬谪,甚至还有过“乌台诗案”的株连。可以说,人生的酸甜苦辣他都品尝过,人生各个层次的心境他都感受过。人生万象融会在他那聪颖的心田里,福祸无常的人生际遇又给他隐隐约约的暗示。于是,他便默默地领悟到什么。这不仅仅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政治阴谋的倾轧,不仅仅是“朝为朝中郎,暮为田舍翁”的官场沉浮,而是对生命意义的询问,是对人生在世熙熙攘攘,忙忙碌碌究竟为了什么的怅惘。就如他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所思考的那样,多少豪杰,雄姿英发,如公谨当年,“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灰”,何等潇洒,但最终的结局却是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切都化为泡影。苏轼以他那敏慧的心灵,触摸到了人生的终极命题。这是人类的司芬克斯之谜,苏轼自然无法作出解答,他迷茫,顿觉人生的空漠。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就是这种心曲的独白: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全词咏月怀人中,寄托了苏轼对生活的感喟和思考。想乘风归去,超越尘世,但又暗自彷徨,担心难耐那份清冷和孤寂。重又与月默默对视,愁绪又起,月真是不解人意,“无情”得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让人徒生遗憾与惋惜。有什么办法呢?惟有“转念”,自我解脱而已:“世上本来就是有悲也有欢、有离也有合,就像天上的月儿有隐也有现、有圆也有缺一样,哪里会十全十美呢!”既然如此,那就用坦然的态度来对待自古难全的事情,祝福天下人“美好的感情常留心间”。此时心绪似乎归于宁静达观,但那份自我排解下的苍凉依然能感受出。

这的确是人类一段最迷茫最深厚的感情,他使苏轼摆脱政治层面和仕途层面,凌驾于宇宙万象之上,在一个更高的支点上来审视人生,感受到先觉者的幽冷和孤独。然而,他能以坦然的态度来审视人生的空漠,以天真的乐观悟化这份凄凉,这是苏轼的本事。人,可以逃离政治,但人不可逃离人生,不可能逃离人生的悲欢,既如此,不如坦然地平静地接受。这便是苏轼,便是千古名篇空漠叹惋而又旷达飘逸的魅力所在,便是中国古典文化久远的精髓所在。
感怀三:千古名篇浅显出

在阅读《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在走近苏轼的这一段心路中,我会常常忘却眼前摆着的是一篇小学四年级的教材。待从遐想中将目光收回到《但愿人长久》一文时,我情不自禁地想赞叹改编的人。

首先,题目好。“但愿人长久”,从词中化来,既是苏轼对子由的心愿,也是他对天下人的美好祝福。待细细读过一遭后,谁又能不为苏轼折服,谁又能说,“但愿人长久”不是后人缅怀这一千年文化的伟人而在真诚地祈福?
其次,构思好。全文紧扣“思念”,转而“埋怨”,进而“转念”,最后“宽慰”,以一条清晰的情感线索串连起苏轼撰写《明月几时有》这一名篇的心理背景。更把叙述的重点落在思念弟弟的有感而发上,无论是前半部分的介绍,还是后半部分苏轼的心灵独白,以及最后词的撷要呈现,都显得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而有关这首词其他所要表现的、反映的,都简去、略去。这样删减的用意,就是从四年级学生的知识、情感、价值观的可接受度出发,顺承他们的心理知识结构,以使《明月几时有》这样的名篇在这一年龄段得到更好的诠释。
那么编者在编撰此文时,是不是就只取此枝叶而弃其他于不顾呢?非也。
教材中有几处细节,颇值得深思。

一是两处“……”。“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苏轼怨月,还会感慨些什么呢?如果对苏轼的经历了解的更多,他又会生发什么样的感叹呢?这是一处。另一处在文末,“想到这儿,他的心里似乎宽慰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来:……”吟诵的诗句文中只取了最后两句,那么省略的部分是什么Z学生一定有求解的渴望。从这两处省略号,就能看出编者作此文余外的匠心,它们是引领学生继续探究的契机。
第二处细节是文中的几个词。一是“心绪不宁”,思念弟弟到“心绪不宁”,“怎么也睡不着”,转而要埋怨月亮,可见这一份情感的深厚非一般能比。这该是怎样的一份手足情呢?二是“转念”一词,古往今来,浩渺的诗词流中,有几人能与愁肠百结中倏忽一转念,而旷达、彻悟?惟苏轼偏是能这样悟化凄凉的人。这一点便使他的人格魅力彰显于芸芸众生。那么这种悟化是不是就是洞澈,就能出世,就如仙化羽翼一般超凡脱俗了呢?“似乎宽慰了许多”中的“似乎”,作出了解释:苏轼并不是仙,他只是心怀澄澈,能以坦然审视人生,在审视中生出一份安闲,在凄凉中冒出一丝暖意。这才是苏轼,这便是苏轼。

我想,这样的一些高妙伏笔,微言大义,当是该生发处生发,潜隐处潜隐,一切尽在教者的把握中。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但愿人长久》赏读发布于2020-11-09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