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

本单元共四篇课文,有描写夕阳西下时,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变化的《火烧云》;有叙述莫泊桑因为肯吃苦,勤练习,为自己铺就了一条成功的金光大道,实践证明了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的《莫泊桑拜师》;有记述了一位科学家以生命为代价,完成了一次特殊的实验,他对科学事业的热爱震撼着人们的心灵的《一次特殊的实验》;还有介绍了亲身目睹金蝉脱壳的奇妙现象的《金蝉脱壳》。最后安排一个“积累与运用”。

目的要求

1、学会本单元出现的生字新词,并注意优美词句的积累。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指定的课文和段落。

3、学习仔细观察运用丰富的想象描写景物变化的写作方法,学习作者在观察中善于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大胆想象,培养学生展开丰富想象能力。

4、了解福楼拜对莫泊桑的三次指点,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刻苦的精神。

5、了解一次以生命为代价的特殊实验,体会科学家为科学事业勇敢献身的精神。

6、能按照一定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全面把握课文。

7、通过了解成语故事,学习和掌握成语,理解其意义和用法。

8、能根据自己的感受写作文,写出真情实感。

重难点及突破

1、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和朗读训练,使学生了解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学习作者的观察、写作方法和特色,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刻苦的精神。

3、了解一次以生命为代价的特殊实验,体会科学家为科学事业勇敢献身精神。

4、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5、强调学生的动手动脑动口能力,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时间副词和成语,习作练习中要表达真情,讨论中要真情流露,思考深入而全面。

教学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搜集一些科学家的事迹。

3、搜集一些有关莫泊桑、福楼拜、蝉的资料等。

课时安排

13——15课时

5火烧云

教学要求:

1、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及丰富的想象力和仔细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2、能抓住课文中表现叙述顺序的句子了解叙述顺序。了解课文是按火烧云的“出现——变化——消失”的顺序叙述的。并懂得课文以“变”为主线,突出火烧云变化“多”与“快”两个特点。

3、学会9个生字;会用“必须”一词造句;会照样子写“ABB”形式和用某种事物命名的表示色彩的词。

4、体会排比句在课文中的作用。

5、背诵课文第4——7节。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的。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简介作者。

自然界里有许多奇丽的景象,引动了无数的作家、诗人去描绘它们,赞美它们。今天我们学习的《火烧云》是已故的优秀女作家萧红的作品。

简单介绍萧红。

二、读课题,自学课文。

1.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

2.按“上来了、变化极多、下去了”给课文分段。

板书:上来了(1-2)

变化极多(3-6)

下去了(7)

三、指名按段读文,并请同学思考问题。

1.人们为什么将一种云称为“火烧云”?课文中的哪句话点明了题意?

(第一段第2节)

出示: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2.自由反复朗读这句话,从词入手,请你谈谈你读懂了什么?(同桌讨论)

①从这句话看出火烧云有什么特点?(红)

②“烧”的意思和作用?

(“烧”字写出了火烧云的颜色、速度(动态)、范围以及“火烧云”名字的由来。)

③除了“烧”字写出了火烧云的特点,这句话中还有哪些词也表现了火烧云的红?(红彤彤、一直、烧、好像……着了火)

3.边朗读边体会这些词的作用。

四、导学第一段。

1.个别朗读第一节、思考:红红的火烧云的形成需要怎样的条件?你从哪里看出来?(傍晚——晚饭过后;夏季——乘凉)

2.引读: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大白狗变成——,红公鸡变成——,黑母鸡变成——,小白猪变成了——,老爷爷的胡子变成——。

(1)它们的颜色为什么都变了?

(2)出示:“紫檀色”

注意“檀”的右下字形。

(3)为什么黑母鸡变成了“紫檀色”?

(黑+红=紫,紫檀木就是那样的颜色,看彩图左上角。)

(4)读一读,比一比,体会排比句的作用:

霞光照得动物的颜色都变了。

大白狗变成红的了。

红公鸡变成金的了。

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

(突出了地面上的景物在霞光映照下颜色变化的奇妙。)

3.人们对火烧云的出现是什么态度?(“笑盈盈”)

4.请你带着笑意朗读第一段。

五、小结。

六、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细读课文,品读欣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读通了课文,分了段,并且学习了第一段,今天我们以自学为主,来学习第二段。

这篇课文的叙述是以“变”为主线的,描写了火烧云变化的“多”和“快”两个特点。

二、自学第二段。

(一)出示自学提示:

1.小组朗读第二段,找到分别描写颜色和形状变化的小节;

2.小组讨论,完成课后题2;

3.独立完成:把颜色归类,每一类再另外写几种

(二)大组交流:

1.指名小组朗读描写颜色的小节,填空并归类:(出示课后题1/②)

颜色变化(多):红彤彤金灿灿……

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

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变化(快):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2.四个“一会儿”构成了排比句式,齐读,体会作用。

师提示:除了表示变化快外,还表示了什么?

(突出了颜色变化之多,之快。)

讨论:一般情况下,“一会儿”表示时间短,为什么在这里能表现出“变化多”呢?

3.师生配合朗读。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

4.指名小组朗读描写形状的小节,填空。

出示:形状:变化(多):马狗狮子

变化(快):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忽然接着一转眼

5.自由朗读4-6节,体会马、狗、狮子的变化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清晰(逼真)——模糊(不见了)

6.小组分配朗读,两人读描写形状“清晰”的句子,两人读描写形状“模糊直至不见了”的句子,并圈出描写“清晰”和“模糊”的词语。

7.指名小组朗读,交流划到的词。交流一节,集体读一节。

10.小结:可见火烧云的变化极多。集体朗读4-6节。

11.试着背诵4-6节。自背,个别背,集体背。

七、学习最后一段。

1.指名朗读。

2.理解词语:恍恍惚惚(由于事物变化快而看不真切、看不清楚。)

文章中哪句话可解释“恍恍惚惚”,齐读。这句话也说明了火烧云变化多。

补充板书:又像这个,又像那个。

师引读: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可是——

最后一句也说明了火烧云变化快。

3.背诵这段。

八、总结并朗读全文。

火烧云下去了,将迎来一个晴朗的夜晚。大自然就是这样,此起彼落,彼落此起。无限循环,变化万千。不但诗人、作家热爱它,我们每个人都热爱它。

九、作业

1.火烧云是怎么形成的?

2.背诵4-7节

板书设计:

变化(多):红彤彤

金灿灿……

半紫半黄

半灰半白

百合色……

颜色

葡萄灰

梨黄

茄子紫……

火烧云

变化(快):一会儿

一会儿

一会儿

一会儿

变化(多):马

狮子(又像这个,又像那个)

形状

变化(快):一会儿

过了两三秒钟

忽然

接着

一转眼

6莫泊桑拜师

教学要求:

1、会写本课生字,理解相关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福楼拜是如何指导莫泊桑的,明白仔细观察、刻苦练笔、不断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3、能感受到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重点:让学生探究莫泊桑是怎样用功的,从中领悟观察、写作的方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世界上什么家最难培养?

2、揭示课题,简介莫泊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生字:桑截殊饰陋吆烙貌揣

词语:酷爱直截了当一无所获富丽堂皇烈日炎炎全神贯注揣摩

2、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

3、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引导分段。

三、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思考:莫泊桑为什么要拜师?

2、哪些词语写出了莫泊桑热爱写作?(用“酷爱”说一句话)

3、简介福楼拜。

4、指导朗读。

四、小结

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查找并开始阅读莫泊桑的作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齐读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段

1、范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交流第一次求教的情况

①默读课文,找出老师最关键的一句话。

②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③朗读这一句。

④指导分角色朗读。

3、交流第二次求教的情况

①自读课文,找出老师最关键的一句话。

②这次老师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

③莫泊桑又是什么样的心情?

④指导朗读福楼拜的话。(用“滔滔不绝”说一句话)

⑤指导分角色朗读。

4、交流第三次求教的情况

①自读课文,找出老师最关键的一句话。

②这次老师是又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

③这些话说明福楼拜是个什么样的人?

④莫泊桑有什么样的反应?说明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⑤指导分角色朗读。

三、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思考:莫泊桑是怎样做的?

2、指导朗读,体会莫泊桑的勤奋好学。

四、同桌分角色朗练读课文

五、述说感受

你领悟到了什么?

六、作业

整理自己的感受。

7一次特殊的实验

教学目标

1自主识字,并能正确书写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白发苍苍”、“燥热”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养成用心品读的阅读习惯。

3理解课文内容,对卡尔•施密特对科学事业无比热爱的精神产生敬佩之情。

教学重点

感受卡尔•施密特对科学事业崇高的爱。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在科学的大道上没有平坦的道路。无数科学家为科学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让我们共同去感受“一次特殊的实验”吧!读课文题目,理解“特殊”。问:这次实验有什么特殊意义呢?我们自己读书弄明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语,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初步自学生字、新词。

生字:

博(搏)锁惧(俱)较拼障绷肌燥(澡、噪、躁)嗓(桑)

词语:

恐惧殷红疼痛难忍故障顽强详尽软弱无力不紧不慢燥热

3小组内交流汇报自学收获。

4各小组推荐一位同学进行自学情况汇总,再选几个在全班交流。

5同桌互读课文,检查是否把课文读通。

6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作业

1、读熟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细读课文,自主感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细读课文,感悟精神

1读了课文,我们的心时时被感动着,再读课文,找出最让你感动的语句,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用心读读,体会体会,想想为什么让你特别感动。

2在小组内交流。在小组长的安排下依次朗读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说出自己的体会,互相补充或提问。

3全班交流:朗读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说出自己的体会,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感悟重点句,引导入情入境地朗读。通过读,体会科学家的顽强品格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从而产生对科学家的崇敬之情。

“……施密特先生一点儿也不怕,他仔细观察蛇的外形、特点”,“施密特拼尽全力把蛇捉住,重新放进笼子里,锁好”,从这些句子中体会科学家面对凶恶的毒蛇不畏惧的胆量。

“我应该把这次特殊的实验记录下来”,从这句中体会科学家在自己被毒蛇咬伤又无人救援、生命危急时,想到的仍是科学事业的崇高精神!

从“详尽”、“认真”、“仔细”、“像往常一样”等体会科学家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从“汗水淌着”、“肌肉抽动”、“感到燥热”、“耳朵里发出噪音”、“伤口、鼻子和嘴开始淌血”等感受科学家经受着剧烈疼痛还坚持作科学记录的顽强意志。“时间啊,你慢些走……不!时间你快些走……”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作者对科学家敬业精神的敬仰,对科学家遭受痛苦折磨的心痛。

4说一说这次实验特殊在哪里。此时此刻,你想对这位科学家说点什么,请你在练习本上写下来,再交流。

三、拓展延伸,学习品格

古今中外,还有许多科学家为了科学事业的发展,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包括最宝贵的生命。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科学家的故事。

板书设计

一次特殊的实验

详尽

认真

仔细

像往常

珍贵的记录

抽动

燥热

耳鸣

淌血

英勇献身

8﹡金蝉脱壳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金蝉脱壳。齐读课题。

2.设问:听说过“金蝉脱壳”这个成语吗?说说你的理解。

3.讲故事:三十六计“金蝉脱壳”。

二、初读课文

1.读课文,思考:课文中“金蝉脱壳”主要讲什么?

2.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①出示生字词。②指名逐自然段朗读。

3.默读课文。

第一部分(1-2)写叔叔的话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决心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

第二部分(3-6)写金蝉脱壳的过程奇特动人。

第三部分(7)写蝉儿趴在树上,准备新的歌唱生涯。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1-2自然段。

2.出示:“这是多么神奇的事啊”齐读。

3.哪件事“神奇有趣”?

4.出示:“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杆上,脱掉它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

①指名朗读。

②说说你的理解。

5.齐读第1-2自然段。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第二部分

1.默读第3-6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脱壳前(3)→脱壳中(4)→脱壳后(5)

2.出示:“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哪种情景最神奇动人”?先将有关的语句圈画出来读一读,再与同学们交流一下阅读感受。

小组学习。

3.全班交流。

⑴“突然,我发现了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的蝉虫……停在那里不动了。”

这是金蝉脱壳前的样子与第一段中“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杆上”相比较。

⑵按背→头→脚→尾的顺序,边读边想象金蝉脱壳的过程,说说阅读的感受。

抓住关键词语“抽搐”、“裂开”、“极淡的绿色”、“深绿色”、“慢慢地活动”、“抖动”、“伸着”、“仰”、“扑”、“抓”、“抽”等来体会。

⑶金蝉脱壳后又有哪些变化?最让你惊奇的是什么?

(翅膀“只有一点点”—“很快盖住身子”,颜色“每颤动一次”,就“由浅而深地变化一次”。)指导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三、学习第三部分

1.默读这一部分,想想“我再一次仔细地看着蝉儿”,看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

3.总结全文:

你看,作者对蝉的观察是多么的细致入微呀。

学习本文,对于我们写作有什么启发?

四、布置作业

小练笔:观察一种小动物,并写下来。

板书设计:

脱壳前

金蝉脱壳

脱壳中

脱壳后

积累与运用(二)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表示时间的这类词语,把握其间差别。

2.积累成语,感受成语的趣味性。

3.阅读成语故事,培养积累、运用成语的好习惯。

4.能清楚明白的讲述做客的文明和待客的热情,能热情、大方地与别人交往;在与别人交往;在与人交流中,养成耐心倾听、文明建议的习惯。

5.通过阅读文章,进一步培养阅读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中要强调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能力,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时间副词和成语。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温故知新、语海拾贝、点击成语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教师让学生读课本上的两个成语,体会加点词的用法。

2、学生自由读句子,读中感悟带点词语的意思,发现共同点和不同点。(共同点:都是表示很快的意思;不同点:“顷刻间”表示很短的意思。“立刻”表示紧接着某个时间。)

3、扩展练习,写出类似的一些词语。(马上、以后儿、转瞬间、一刹那。)

二、语海拾贝

1读成语,不懂的通过查《成语词典》了解意思。

2每一列成语有什么共同点呢?

3你还能补充这样的成语吗?

三、点击成语

1自由练读,读通顺,想想写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2把读懂的内容与同学交流,或提出自己的疑惑。

3交流阅读体会,说说成语的意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口语交际、自主阅读园地

教学过程:

一、口语交际

1谈话激趣:同学门,在生活中,我们常到别人家做客,家里也常有人来做客,我们每一个孩子既当过主人又当过客人,待客与做客一定有很多的感受和体会。

2出示“口语交际”的内容要求,明确练说内容。

(1)自读“口语交际”内容要求。

(2)请一位同学把课前准备的“待客与做客”在全班表演一下。大家当评委。

(3)小组分角色交流。

(4)小组自评:对你接待的客人满意吗?评一评。

(5)全班各小组轮流表演,全班交流。

(6)评选出优秀“主人”和优秀“客人”,并颁发“金话筒”奖。

(7)师小结:通过今天的交际活动,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和体会?

二、自主阅读园地

1自主读短文,读准音,读通句子。

2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些内容,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3交流汇报,教师引导。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火烧云、莫泊桑拜师、一次特殊的实验、金蝉脱壳 教案教学设计发布于2020-11-09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