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体把握
1.人与自然之间爱的颂歌
“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一开篇,作者便用欣喜的语气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并以此奠定了全文的轻松基调。通读全篇,读者始终被作者的笔牵引着,被人对动物的关爱之情笼罩着,与作者一起悉心体察着这可爱又怕人的鸟的一举一动。
在关爱之情的驱使下,“我”主要为小鸟儿做了两件事:第一,虽然小鸟儿已经有了“舒适又温暖的巢”,但“我”仍旧精心为它重新加工、布置了一个幽静、安全的居室,在以后的日子里小鸟对“我”的逐渐亲近就是对这份爱的最好回报。
正是因为作者对珍珠鸟怀着这样的怜爱之心,所以他常将人的性灵赋予无知的小鸟,把珍珠鸟描摹得娇憨可爱。“忽然有一个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拨开绿蔓一看,正是这个小家伙!”多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初到新环境中流露出的忐忑而好奇的神态。文章对珍珠雏鸟的描写用了更多的笔墨。“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它对笼子外面的世界充满着好奇,在屋子里飞来飞去;它不懂得尊重权威,“神气十足”地“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它又非常胆小,当它把灯绳撞得摇动起来时,会吓得马上逃到画框上去;只要爸爸妈妈生气地叫一声,它便又像一个听话的乖孩子一样,“立即飞回笼里去”。作者用人性化的眼光看待无知的小鸟,它“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然后“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它居然也懂得看大人的脸色呢!有了人的性灵的小鸟,竟可以像可爱的孩子一样趴在“我”的肩膀上睡觉。
由于有爱,作者格外认真地观察着小鸟的一举一动;另一方面,由于细心的观察,进一步加深了作者对这天真的生灵的喜爱。文章中这种满溢着爱意的描写非常多,作者用轻盈活泼、疏密有致的笔触为我们精心勾勒了珍珠鸟的形象,谱写了一曲人与动物之间的爱的颂歌。
2.信赖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我”和珍珠鸟一家三口从相识、熟悉、亲近,到相依相伴的关系变化过程。全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段)写“我”为珍珠鸟布置了一个舒适又温暖的巢。第二部分(第3~7段)写珍珠雏鸟与“我”由疏远到亲近的感情交流过程。表面上看,小鸟从“离我较远”,到“一点点挨近”,到“淘气地陪伴我”,到最后“居然落到我的肩上”,与“我”的形体距离越来越近。在这个过程中,是小鸟主动来亲近“我”;而实际上,我和小鸟每靠近一步都是以我的某种举动为前提条件的。因为“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所以它们“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因为“我”“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不惊动它们,所以雏鸟可以在“我”家自由成长;因为“我不管它”,所以即便开着窗子,它也不会飞走;因为“我不去伤害它”,所以它敢于“蹦到我的杯子上”喝茶;因为“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所以它会“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因为“我不动声色地写”,所以它甚至用小红嘴“啄着我颤动的笔尖”; 因为“我”没有用手抓它,而只是“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所以它会“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可见,人与鸟形体距离的逐渐接近,清晰地表现了二者心理距离的不断缩短。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我”的举动起到了决定作用,“我”用超脱私欲的爱心为它营造了一个宽松、自由的空间,也因此赢得了它对人的信赖。“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结尾一句话成了统领全篇的点睛之笔,闪耀着动人的思想光彩。不仅是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又何尝不是如此?尊重对方的生存空间、思想空间,真正做到不以强凌弱、不以大欺小,这是建立信赖关系的前提条件,而有了信赖无疑会使世界多一抹温柔的色彩。
二、问题研究
朗读课文,画出文中交代“我”的举动的语句。说说在“我”的努力下,“我”和珍珠鸟之间的信赖关系是怎样逐步建立起来的。
设计本题的意图是引导学生在了解文章基本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我”在营造人与鸟的信赖关系的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把握文章的叙事脉络。
交代“我”的举动的语句有:
我把它挂在窗前。/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一盆吊兰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拨开绿蔓一看……/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
我和小鸟每靠近一步都是以我的某种举动为前提条件的。因为我“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所以小鸟会感觉“格外轻松自在”;因为“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所以它们“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因为“我不去伤害它”,所以它敢于“蹦到我的杯子上”喝茶;因为“我不动声色地写”,所以它甚至用小红嘴“啄着我颤动的笔尖”;因为“我”没有用手抓它,而只是“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所以它会“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鸟对人的态度经历了从害怕,到渐渐胆大,到开始亲近,到完全信赖的逐渐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的举动起到了决定作用。“我”作为一名强者,不但没有以强凌弱,反而用超脱私欲的爱心为它们营造了一个宽松、自由的空间,也因此赢得了它们对人的信赖。
作者在对小鸟神态、动作的描写之中融入了自己的喜爱之情。请你从文章中选择一两个例子,加以分析。
设计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于对珍珠鸟细腻的描写中体会作者温柔的情感,深入理解文章将浓郁的感情融注到对客观事物的状写之中的语言特点。
例如,“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响。”
作者把人的性灵赋予珍珠鸟,使珍珠鸟似乎也有了人的神情和心理,几个动作“挨近”“蹦”“俯下”“喝”“偏”“瞧瞧”“跑到”“绕”“蹦来蹦去”等,活画出一个顽皮的孩子形象。作者心中充满温柔的爱意,用诗意的语言状写了人与鸟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再如,“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它睡得好熟哇!不停地咂嘴,大概在做梦呢!”
文中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小鸟在“我”肩上睡觉时的情态,一个自然界的尤物,竟会安然地睡在人的肩头,完全不在乎外界的风吹草动,似乎人的身边就是它安全又温暖的归宿。可见,人和鸟之间的信赖达到了何种程度!
三、“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在你看来,为了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创造这种境界,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本文于诗意的描写中蕴含了耐人寻味的哲理,设计本题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作品所表达的深层意思。从更为广阔的背景中,体会作品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学生可以联系现实社会生活、人类处境、国际形势等方面的具体情况,谈谈个人的体会。答案不必强求一致,言之成理即可。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珍珠鸟》教材解读二发布于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