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苏教版第七册的一篇课文,作为苏教版特有的文包诗体裁的课文,教学的时候我想应该教出它的特点来。这篇课文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苏轼名篇《水调歌头》的创作经过,文中选用了词的最后一部分:“人有悲欢离合,月由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教学的时候不妨以此为中心,来展开教学。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主人公的情感变化的线索:思念(心绪不宁)——埋怨——宽慰,围绕这个同样可以展开教学,使我们的课堂更加务实高效。由此我就想到了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教学需要“开门见山”,少一点“层层设防”,上学期听过香港的老师上课,颇有这样的味道,一节课需要学会什么,做到什么,老师在上课伊始就说得清清楚楚,课堂教学的环节也是紧扣目标,直奔主题。而我们的语文教学看上去似乎是彩蝶缤纷,但这样的教学之后,往往会导致教师和学生对于教学目标的茫然,一阵花拳绣腿之后,被人家一个手指轻轻点倒,我在想,这是不是造成我们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

这节课的教学就给我这样的感觉,教者费尽心机,拓展了许多,关注了许多,除了让人感觉教学节奏拖沓,教学时间冗长无效之外,学生的积极性并没有调动起来,这样的课的效果可想而知。而既定的教学任务也没有能够完成。
为此,我想我们不妨都来思考这个问题,如何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务实高效?

几个小问题:

1、关注单元主题,走进作者内心。这是个老话题,现在我几乎每次听课都必讲,因为我感觉到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往往过分关注了篇,甚至段、词,而忽略了单元主题。如果让我给这个单元定个主题,我想用“秋日的私语”,这是一个诗的单元,秋天的节日、秋天的风景,秋天的情,如果把口语交际《学会感谢》和习作《创设节日》联系起来,是不是可以考虑在收获的季节感恩?这个扯远了。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后面股市两首中有一首告别、思念的诗。回到这篇课文,八月中秋,团圆佳节,把我情景对比,别人的“圆”与自己的“缺”,两相对比,便是浓浓的思念和失落了。教者关注了词前的小注,“丙辰中秋,欢饮达旦”,我在想,为何要欢饮达旦呢?这个“欢”怎么解?结合后面的“大醉”,我想这个欢应该是喝得多的意思,为何要醉?只因为知道自己醒着会“念”,然而一觉醒来,酒也醒了,抹不去的还是那浓浓的思念之情,更纯,更加的挥之不去。我个人觉得这样的把握似乎更贴近坐着内心,然后再和文中的几个词语联系起来,就形成了条完整的主线。情由心生,文为心声。把握住了作者的情感主线,也就把握的文本。这个观点为一家之言,供大家探讨。

2、关于词语的理解。中年级的学生如何理解词语?我注意到课上教者要求学生读《课课通》上的解释,教者本人所说的也是纯正的辞典上的词语解释,我想这不是我们要的。《课程标准》对于本学段的要求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在课堂上还是要关注这些问题,借助字典、词典绝对不是背诵字典、词典。

3、聊点习作的话题,与本课无关。教者说了这样一句话:“苏轼为何要做这首词呢?他作这首词想干什么?”我就想到了习作目标的问题,你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你想写这篇文章干什么呢?我们总是觉得写文章时有目的的,也许我们见过了太多的目的,但我在想,为什么要有目的呢?我们要让我们的孩子,包括自己,养成一种习惯,我想写,写文章就是一种倾诉,一种习惯,不要想得太多,这个,目标不要太清楚,否则文章就没有意思了。呵呵。

推荐理由:作者提出“关注单元主题,走进作者内心”。
中年级的词语理解应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出发,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体会表情达意的作用。
我们的课堂需要做减法,不要层层设防。太多的抖包袱,会让我们的课堂沉重。呼唤简约化的语文教学。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听《但愿人长久》随笔发布于2020-11-09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