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学校交待一个任务,叫新教师上一堂课给师傅听。我简单准备了一下《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二课时,上了一堂课给师傅听。上了以后,深切感受到有太多的东西要学习。

这篇课文是中年作家肖复兴写的回忆文章,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修改他的一篇作文及请他做客的事,从中表现老一辈对青少年一代的热情关怀,以培养学生写后要一丝不苟地认真修改自己作文地好习惯。课文内容比较好掌握,但课文篇幅长,内容多,还有许多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只有通过对句子的理解,才能感受到人物品质,我重点选取了第二件事叶老邀请肖复兴去他家做客的事,解决为什么要以爬山虎为题,从中感受叶老的伟大人格。经过师傅的教导以及自己的反思,有了以下几点收获:

1、抓住关键句加强对教材的理解。

课文要表达的是对叶老人格的赞扬,而这种赞扬则是通过委婉在地写爬山虎的特点的过程中来体现的。比如说课文中有这么一句: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我先让学生找出这是什么时候作者在哪看到的爬山虎,这个时候的爬山虎有什么样的特点。这两个问题学生都能回答上来。接着我又紧跟着提出为什么此时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爬山虎真的能让人一下子凉爽吗?学生在他细品后得出是由于感觉到叶老先生的亲切、平和让“我”仿佛感到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叶圣陶先生就像这爬山虎一样给人带来阴凉。我从下面的文字“叶老先生见了我,向会见大人一样同我握了握手”中感受到的。假如叶先生对我不理不睬,我一定会感到更燥热。这实际是作者心情的写照,而并非爬山虎真的会给人以凉爽的感觉。学生从这一句爬山虎的讲解中可以得出叶老的人格魅力所在,而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所在。

2、创设情境加强对文本的解读。

在讲解第二处爬山虎的时候,我提出了同样的爬山虎,为什么在“我”的眼中感觉不一样了呢?学生可以得出这是在下午看到的。我引导学生体会这是在肖复兴和叶圣陶爷爷做了一次十分融洽的交谈。叶爷爷给年少的肖复兴留下美好的印象后看到的。于是我让学生想象肖复兴和叶老会是怎样一次交谈,他们会聊些什么。学生纷纷放飞想象的翅膀,说可能聊学校的趣事,如何写好作文,肖复兴的爱好等等。学生在想象这些交谈后,深切体会到叶老的亲切。而再来读此时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时则更加能体会叶老的人格:知识渊博,对人亲切、随和。学生通过想象他们的对话自然而然能从爬山虎想到叶老的人格。这也少了我生搬硬套让学生记住叶老有知识渊博,对人亲切、随和的特点。

当然,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也是需要我不断改进的。

情境一:为什么要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

讲完第一件事后我就直接提出了这一个问题。这的确是一个重点问题,但是我在处理时忽略了叶老邀请肖复兴去他家做客的事,而直接跳入了针对爬山虎的讲解中。如果这样过渡效果会更好一点:上文我们学到叶老先生认真、平和地帮一位初中生改作文,现在叶老又要请他去家里做客了,这是何等的荣幸。做客当然要写两个人如交谈等,可是,作者明明是写记念叶老的文章,却用《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作题目?这是为什么?现在请大家看第二大段,划出描写爬山虎的句子,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那些爬山虎?

情境二: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显得虎虎有生气。

在讲述这一重点句时,我挖得太深,以致于学生回答不上我提出的问题——表面上在写爬山虎,实际在写谁什么?一方面由于我引导不够,学生总是不能回答到答案的关键部分。此外,对于课上阅读的缺乏使得学生凭空想象,而未从文本出发。导致学生对于叶老人格的特点抓不住关键。

情境三: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肖复兴去叶老家做客,他们可能会聊些什么?我在此穿插了叶老对学生写作文的几点建议:1、要反复地修改;

2、要多读自己的文章;3、要准准确用词。

实际上,这些内容的穿插对于文章的理解并未有多大作用。文中的内容已经比较多了,要引用的内容也要多与教材分析挂钩。这样的设计反而画蛇添足了。

以上是我对这堂课的一点反思,在反思中进步,在反思中成长。我相信再上这堂课我会处理地更好些。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思考发布于2020-11-09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