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揭题可这样进行教学:

破题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知道是谁在什么地方升起了我们伟大的祖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吗?

2、对呀,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带领全国人民推翻了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建立了伟大的新中国。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举行了开国大典。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诞生了。

板书:

开国大典。

3、解题:

通过预习,你知道 “开”和“典”分别是什么意思?

(“开”是建立、成立的意思;“典”是指盛大、隆重的仪式。结合“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来加学以“典礼”的理解。)

“开国大典”就是指什么样的典礼呢?

4、同学们,你们想看看当年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吗?播放《开国大典》的电影片断。

教学时我要求学生一边听读,一边闭目想象,睁大灵动的眼睛,到语言文字中去看。这样,在学生眼前,语言文字就不是简单的语言符号,而是丰富的语言形象。这些形象,包合看学生对语言意义的溶解,对语言情感的感悟,语言内涵的体悟。这样引导,能充分调动学生知识和形象的原始积累,并在与新的知识进行同构、重组及与学生语言、学生情感产生碰撞中促使学生进行新的探索,创造新的形象,从而使句子的内涵变成具体的形象在眼前显现,化作了真切的情感在心中涌动。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开国大典》教学反思发布于2020-11-10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