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是为了不教,学会是为了会学。我们在教育教学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他们运用多种方式,从不同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让他们通过自身的阅读实践,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一、初读存疑,产生内需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不进”。因此,在教学每一新课时,教师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创设一定的情境,形成一定的氛围,让学生跃跃欲试地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学生充分地读了一段时间后,教师提问: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难?对于学生读出来的疑难,教师不急于给予指点,让学生存在心里,产生内需。内需能使人的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学习的积极性。

这一环节充分地体现了因材施教,充分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和特长的发挥,同时,也有利于教师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心理需要,及时地调控课堂教学策略,进行针对性教育。

二、细读探究,品尝成功

成功能给人带来极大的惊喜,也能使人由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每个人都想品尝成功的喜悦。学生初读课文时已读出了问题,这时,他们情绪高涨,求知欲旺盛,探究的心情迫切。教师要适时地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组织他们对读出来的问题从不同角度,选择不同方式进行探究研讨,释疑解惑。首先,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对学生的疑难进行梳理,对不同层次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自己的生活积累能自己读懂的问题,尽可能地让学生“自读自得”;对学生阅读过程中理解不深刻、不全面的分析、概括、理解和表达方面的问题,教师以灵活、自然、巧妙、恰当的方式进行诱导、点拨、启发、示范。如导语描述促悟、想象情境感悟,强化诵读体悟;对实在难于理解的深奥句段,教师借助现代媒体铲坡架桥,并借助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探索性尝试练习,尝试练习后关键的地方教师进行“畅讲”。这里的“畅讲”实际上是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使学生印象更深。

细读探究的过程,始终是在积极的民主的氛围中尝试探索。教师不再是手持“指挥捧”呵斥学生的“指挥官”,而是一个指点迷津的引路人,一个有序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在指路人的指导下不断地自学自练,自读自悟,不断地品尝成功的喜悦,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求知能力,不断地养成刻苦求索的优良品质。

三、泛读积累,拓展创新

“教材无非是例子”,教师用教材教,不只是教教材,学生用教材学,也并不只是学教材,要开辟学生学习渠道,让学生博览有字书和无字书,即从阅读中去积累,从生活中去感悟,从体验中去内化,因此,我们启发学生去图书馆、阅览室阅读,指导学生进商场、工厂、公司参观访问,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赏游玩,鼓励学生多看电影、电视,引导学生开展班级活动,让他们在自读、自悟的过程中既把课内的知识学以致用,又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自主探究性学习,不是一只封闭的圆环,而是一条开放的螺旋上升的曲线。我们除了在课内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外,还引导学生走向广阔的语文学习的天地。让学生在学科活动中对学习方法进行巩固提高,同时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累的丰富知识反作用于语文课堂学习,使课内的语言文字训练更加扎实有效。

我们要放眼未来,面向世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自觉地去开发知识的沃土,去探索、去发现,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我们要面向全体,针对学生的差异,选择不同的方式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地发展。

作者简介:赵正富,男,1965年10月生,87年8月参加工作,小学高级教师,江苏省洪泽人,洪泽县首届“教学骨干”、“教学标兵”,淮安市优秀辅导员,先进教务工作者。多篇论文在国家、省、市刊物上发表,或组织的竞赛中获奖,主要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现为洪泽县实验小学办公室主任、教导副主任。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自读自悟,自觉成长发布于2020-11-09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