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前交流,在游戏中感知“给予是快乐的!”

教学设想:

在轻松调侃的氛围中,和学生一起做一个关于摘苹果的比赛,通过不断变换比赛对手(“对手”、“老师”、“饥饿的孩子”),让学生逐步明白善良比聪明更重要,初步感知“给予是快乐的”。

课堂实录:

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小的测试,通过测试我想知道我们班哪个孩子最聪明,哪个孩子最可爱。大家看大屏幕,上面有三棵苹果树,第一棵树上结了80个苹果,第二棵树上结了100个苹果,第三棵树上结了150个苹果。现在你来到了苹果树下,要和你的对手比赛谁摘的苹果多,我们假设你们采摘的速度一样快,你先摘哪一个树上的苹果?

生1:先摘80个苹果的那棵。

生2:先摘150个苹果的那棵。

师:有了两种不同的意见,谁会获胜呢?马上比一比,各自说说你设想的比赛过程。

生1:我先摘80个苹果,一定比他摘150个苹果快,这样我就有机会摘第二棵树上的100个苹果,最终我会以180比150获胜。

生2:我先摘150个苹果……不对,输了!

师:比赛结果出来了,我们找到了最聪明的孩子。所以在比赛中不仅要有取胜的强烈欲望,还要有正确的方法和策略,竞争是要讲究策略的,决不能想当然的蛮干,送你们一句名言“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记住,这句名言是我说的。

生:哈哈哈……

师:下面进行第二轮测试,还是这样三个苹果树,你有一次来到苹果树下,不过这次你的对手是我——你的老师,要和你比赛谁摘的苹果多,你先摘哪一棵树上的苹果?

生1:第一棵。

生2:第一棵。

师:意见一致,为什么?

生:我先摘80个苹果,一定比你摘150个苹果快,这样我就有机会摘第二棵树上的100个苹果,最终我就会以180比150获胜。

师:说得很流畅,心里面一定很得意。但是,我不想说你聪明,我只能说很狡猾!因为你在老师面前,一点都不谦让。看来,竞赛还得看清楚对手,如果对手你们的老师,你要知道忍让,不然吃亏的可是你自己。还是要送你们一句名言“退一步是为了进很多步!”还是我的名言。

生:哈哈哈……

师:还想不想再来一题?再来,请看题——还是这样三棵苹果树,你又来到了苹果树下,你的对手也是一个孩子,已经几天没有吃饭了,很饿很饿。你和他比赛谁摘的苹果多,你先摘哪一个树上的苹果?

生:我先摘第三棵苹果树上的150个苹果,那样的话他就可以摘到180个苹果。

师:你故意输掉比赛,是为了让他能吃到更多的苹果,真是一个善良的孩子,一个可爱的孩子。

生:我先摘第二棵树上的苹果,那样的话,他就可以摘得更多。

师:你更加善良,而且会很聪明地帮助别人。

生:我会放弃比赛,一棵也不摘,全让给他。

师:你让我很感动,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看来,你们不仅很聪明,还有一个很善良很可爱,有一颗乐于付出,乐于给予的心。为此,我还要送你们一句名言——

生:啊?(惊讶状)哈哈哈……

师:但这一句不是我说的,而是我从书中读到的——“给于是快乐的!”

生:(齐读)

师:希望你们永远记住。那么,假如你需要给于别人的不是苹果,而是你的鲜血你的骨髓你还能做到吗?如果不仅是鲜血和骨髓,还有生命,你还能做到吗?

生:(犹豫、无言)

师:我们可以不立刻回答,但不能永远回避,我们要在学习中思考。

二、泛读整组课文,结合具体情境感受“给予是快乐的!”

教学设想:

通过对整组课文的浏览和对有关段落的重点阅读,了解四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结合课文中的故事情节或相关细节来感受和初步理解“给予是快乐的!”

课堂实录: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这样一组课文,一组以“给予是快乐的”为主题的课文,共有四篇课文,分别是《搭石》、《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卡罗纳》和《给予是快乐的》。课前,已经让大家读了这四篇课文,我相信在读的时候,一定有很多地方打动了你的心灵,一定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现在,我再给大家一个读课文的机会,但时间不多,只有五分钟。我们可以浏览每一篇课文,也可以读一篇或两篇,还可以只读你认为最值得读的部分,但在读的时候要想一想课文讲了什么故事?这些课文是怎样来反映“给予是快乐的”这个主题的?

生:(读课文)

师:我们可以任选其中的一篇来谈谈,也可以几篇课文联系起来说;可以只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也可以直接说自己对“给予是快乐的”感受和理解。

生:在《搭石》这篇课文中说两个人如果同时走到溪边,总会让别人先走,遇到老人,年轻人总要背老人过去。我很感动。

师:那是因为他们都知道“给予是快乐的”。

生:《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讲了一位台湾青年将自己的骨髓捐献给杭州的小钱,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唯有移植骨髓才能获救。这位台湾青年充满了爱心。

师:他也明白“给予是快乐的”。

生:《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中将发生了大地震,但李博士仍沉着的站在病床旁,青年人仍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准备抽取骨髓,他们也都有帮助别人,给予别人的精神。

师:是啊,你理解得很准确。

生: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同学们、老师还有同学的妈妈都很关心他。

师:发家的关心对卡罗纳来说是一种安慰和鼓励,能帮助他走出失去母亲的阴影,坚强的生活和学习。

生:《给予是快乐的》这篇课文讲保罗的各个送给他一辆汽车,有一个穷孩子很羡慕,希望自己也能做这样的哥哥。

师:这个孩子很特别,一般的人也会很羡慕,但是是希望自己也能有这样的哥哥送自己一辆汽车,但这个男孩却是想送别人一辆汽车。那时候因为他知道——

生:给予是快乐的!

生:……

师:大家说的真好!我们还没有学课文就能说的这么好,说明我们的阅读能力已经很高了,真了不起!从这些课文来看,“给于是快乐的”,就是小男孩的一个心愿,就是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举动,就是一句关心的话语,一个关切的眼神,就是一种无私奉献,就是一种爱心。

三、切入《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在课文的语境中初步理解语言和心中的感动

教学设想:

重点阅读《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在读通课文的同时理解课文,理解心中的感动。

课堂实录:

师:《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发生在杭州的故事,因为真实,因为就在我们身边,我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格外感动,我想你们也一样,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故事,看看到底是什么感动着我们?你觉得特别令你感动的句子和段落可以反复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课文)

师:你可以读一段,也可以读几句话,只要是令你感动的,让你心中有所触动的。

生:我读课文的最后一段。朗读:“小钱得救了……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师:这里你为什么而感动?

生:小钱得救了。

师:这是一个美丽的结果,患有严重白血病的小钱最终得救了,很多人在这样的时刻容易留下幸福的眼泪,这是一种感动。

生:我读课文的第五段。朗读:“针头向皮肤刺去……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师:把最后一句话再读一遍,要读通顺。

生:朗读:“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师:要想读好课文,首先要看清楚词语,不能读破了。你仔细看看,轻轻练练,相信你一定能读好,大家都试一试。

生:朗读:“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师:很好,坚持这样读课文,就一定能把课文读得很流利。这段中有一个词语“突如其来”,你们怎样理解?

生:突然发生。

生:事先一点也不知道,突然发生了。

师:就是说发生的时间很突然。余震突如其来,还有别的意思吗?“余震”是说大地震后的小地震,让我想起一个数学课中的一个词“余数”,数学中还有一条规则“余数一定除数小”,但是小多少并不确定……

生:“突如其来”的还有一个意思是说余震的大小事先也不知道,可能很小,也可能很大。

师:是啊,在突如其来的余震中,还要进行着手术,正是令人感动,你理解得很准确。

生:我读课文的第二段。朗读:“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

师:先说说什么地方感动了你。

生:小钱只有18岁,就患了白血病,很可怜;骨髓很难找,终于找到了,真让人高兴。

师:正是大悲大喜,悲喜交加。小钱患的是白血病,白血病又叫血癌,很难医治,小钱的生命就像——你再读读这句话,刚才没有读通顺,这次看仔细。

生:朗读:“生命就像不曾开放就将面临凋零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重新绽放。”

师:你能在这句话中找到一组反义词吗?

生:“凋零”和“绽放”,凋零就是凋谢,绽放就是开放。

师:人们常说“生命如花”、“岁月如花”,那是比喻生命的美好,让生命更加美好是人类永远的追求,于是你就有了这大悲大喜的感动,你的感觉是和全人类的感觉一致的。

生:我读课文的第四段。朗读:“在这场灾难中……期待着他的骨髓。”

师:你读得很投入,说说你的感动。

生:这位青年不顾家人的安危捐献骨髓,我很感动。

师:他之所以这样做,那是因为他知道——

生:拯救生命更重要。

生:给予是快乐的!

……

四、深入阅读文本,整合教学资源,深刻体会“给予是快乐的”

教学设想:

在“小钱会感激谁?”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深入地阅读文本,在心灵中与课文中的人物对话,理解人们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深刻体会“给予是快乐的”。

课堂实录:

师:这是一次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这是一次和死神争夺生命的较量,最后,生命在人们的无私的给于中复活了,生命之花在人们的爱和奉献中重新绽放了。小钱得救了,他的身体会慢慢康复,他苍白的脸会慢慢红润起来,他的心中一定会充满了感激,你想他会感激谁呢?读读课文,设身处地地想一想。

生:(读课文,思考,讨论)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我想他一定会非常感谢为他捐献骨髓的那位台湾青年,因为他为小钱捐献了骨髓。

师:是啊,小钱患的是严重的白血病,目前,唯一有效的医治方法就是移植骨髓。很多人对捐献骨髓怀有恐惧心理,害怕会影响自己的健康,其实这是所有的医学研究和临床经验表明,捐献骨髓对于人体健康没有影响;但是即使是这样,也有很多人没有捐献骨髓的意愿,所以到目前为止,我国大陆的中华骨髓库中的库存量只有4万多份,台湾慈济骨髓捐献中心库存23万份,而我国的白血病患者有400多万,需要更多的人志愿捐献骨髓。而这位台湾青年就是这样一位志愿捐献骨髓的先行者,小钱应该感谢他,我们也应该感谢他!

但是,小钱感谢那位青年,仅仅是因为他志愿捐献骨髓吗?再仔细地读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令人感激的原因?有人说“看文如看山”,从不同的角度读课文能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课文。

生:(读课文)

师:读出新的发现了吗?

生:因为他是冒着生命危险捐献骨髓的。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读一读

生:(朗读)“在抽取骨髓的过程中,发生了余震……”

师:是啊,余震有大有小,房屋随时都可能倒下来,生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这样的时刻,人们最应该做的是——

生:跑出去,在空旷的地方保全自己的生命。

师:但是,这个青年人却——

生:仍静静地趟在病床上。

师:对,仍静静地趟在病床上。这里有一个字“仍”,是什么意思?

生:仍就是仍然,仍旧的意思。

生:就是说这个台湾青年像没有发生余震时一样,静静地躺在床上。

师:是他不知道发生了余震了吗?我想他不会不知道。那为什么他那样的一反常态呢?

生:因为他只想到救小钱,就顾不得自己生命的危险了。

师:白血病患者在进行骨髓移植前,要服用大量的药物,杀死体内的癌细胞,同时也会破坏身体的抵抗能力,生命处于生死的边缘,如果不在规定的时间内移植骨髓,后果不可设想。一是骨髓就是和时间赛跑,和时间争夺生命。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又一次余震发生了,大地开始颤抖,房屋开始摇晃,窗户上的玻璃啪地掉下来了,身体下的病床吱吱作响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教学案例反思发布于2020-11-09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