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积累】认识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毡帽、优质、咀嚼、交错、沙漠、寂寞、棉袄、驼绒、袍子、傻事”等词语。

【方法与能力】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情感与思想】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拓展与延伸】1、找一找《城南旧事》这本书读一读。2、写一篇关于童年的作文或诗。

【重、难点突破】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过程】

一、由题目激趣导入

同学们看,这篇文章的题目与我们平时所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看到题目,你联想到了什么样的情景?自由讨论

提示:一个题目包含了三种事物,中间用间隔号分开。联想由学生自由表达。

二、学习课文

1、那你们想不想知道,这是一篇写什么的文章呢?又与“冬日·暖阳·骆驼队”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认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读后学生交流

提示:1)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的文章。 “冬日·暖阳·骆驼队”是作者童年印象最深的事物,它们给作者的童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2)课文围绕着骆驼队,写了怎样看骆驼咀嚼,怎样和爸爸谈关于骆驼脖子上挂铃铛的事,怎样想为骆驼剪垂在肚子底下的毛,怎样好奇地问夏天骆驼到哪儿去了。

三、再读课文,用心体会:你从作者童年的这些琐碎的小事中体会到了什么呢?结合文章具体的语句说一说。

提示:体会作者童年的“美好”(并且真的多么美,只是一种美的感受);体会作者对童年的无比怀念与留恋的思想感情。

附对句子的理解:

①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今天生活在城里的孩子,能看到骆驼是不大容易的事,在旧北京却经常可以看到冬天里拉煤的骆驼队。因为爸爸买煤,使“我”有机会细细地看这样一种大个动物。“我”看得多细呀,看它们的脸,看它们的牙,看它们咀嚼的动作,看它们的大鼻孔,看它们的胡须;看得多入神啊,看着看着,自己的牙齿都动起来。看着看着,就喜欢上了它们,虽说觉得长得丑,却并没有厌恶的意思,这是一个孩子真实的想法。孩子好奇的表情跃然纸上,孩子天真的神态也展露无遗。

②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我又问妈妈:“夏天它们到哪里去?”

这句话显然问得没头没脑,所以妈妈才问:“谁?”正是这看似没头没脑的话,才把小小“我”内心对骆驼队的思念表现出来了。因为思念骆驼,头脑里满是骆驼的事情,所以情不自禁地把心里想的问题问了出来。

③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

暑去寒来,骆驼队来了又走了,走了又来了,童年也在这岁月的流逝中远去了。童年的幼稚不再,童年的故事不再。这句话清晰地传达出作者对童年的眷恋,我们仿佛能听见她轻轻的叹息,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叹。

④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作者童年那段日子显然永远留在她的记忆中,让她怀念不已,让她回味不已。在回忆中,发现童年的一切,并没有走远,骆驼队仿佛就在眼前,驼铃声仿佛也响在耳边,童年的一切,又在心头出现。

四、分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作业

1、找一找《城南旧事》这本书读一读。

2、写一篇关于童年的作文或诗。

3、如有条件,给学生找一找《城南旧事》这部电影播放。

板书设计:

看、学骆驼咀嚼

冬阳·童年·骆驼队 和爸爸交流骆驼为何系铃 流连

想为骆驼剪垂在肚子底下的毛 热爱

好奇地问夏天骆驼到哪儿去了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二发布于2020-11-10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