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苏叔阳写的一篇散文《我的老师》。文中的刘老师虽然身有残疾,但却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每逢春天一只只风筝在蓝天上同白云戏耍时,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老师,想起他放入天空的风筝。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我”时时想起刘老师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放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1. 学生读课文,教师巡视。 

2. 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新词的情况。 

3. 通过预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生字和词语?或者有什么想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4. 说说作者回忆了刘老师哪几件事。 

三、研读课文,潜心感悟 

通过初读,同学们大致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刘老师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文是如何描绘刘老师的形象的?表现了刘老师哪些性格特点?“我”对刘老师为什么至今难忘? 

(一)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描写刘老师上课和放风筝的段落,把感受深刻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二)学生汇报自读自悟的收获,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精彩片断,指导学生朗读描写刘老师上课和放风筝的段落,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情感。 

1. 刘老师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你是从课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1)出示“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引导学生体会刘老师的诙谐和乐观。 

①读一读,说说这句话表现了刘老师怎样的性格特点。 

②找出描写刘老师腿有残疾的句子:“他有一条健壮的右腿,而左腿,膝以下却被全部截去了,靠一根已经用得油亮的圆木拐杖支撑。”读一读,体会刘老师行走的不便与艰难。 

③作者为什么不写刘老师左腿残疾的原因? 

④“一股酸涩的感情”指的是怎样的感情?同学们心里为什么都飘起一股酸涩的感情? 

⑤我们为什么更尊敬刘老师了? 

⑥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朗读。 

(2)出示“他用圆木拐杖撑地,右脚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引导学生体会刘老师上课时板书的艰难、迅捷,结合想象去感悟刘老师对工作的认真负责。 

①读一读,说说这句话表现了刘老师怎样的性格特点。 

②他每转一次,为什么会引起学生们一次激动的心跳? 

③有感情地朗读。 

(3)出示“他故意撒脱手,任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绳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飞跑。”引导学生体会刘老师的少年心性。 

(4)出示“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 引导学生体会刘老师对生活的热爱与执著追求。不因自己的残疾灰心丧气,或者怨天尤人,而是十分乐观,甚至比一个正常人更有活力。 

①读一读,说说这句话表现了刘老师怎样的性格特点。 

②这情景带给了“我”怎样的感动? 

③“我”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 

④有感情地朗读。 

2. 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为什么会留给“我”最深的印象? 

3. 朗读课文第一、二段,讨论:为什么一看到这种情景,作者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刘老师和他的风筝? 

4. 作者热爱、尊敬、怀念刘老师什么? 

5.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品读课文,领悟写法 

1.如果让你写一个自己尊敬的人,这篇课文在写作上对你有哪些启示?(选择最能表现人物的典型事例;具体细致地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我”在其中,有自己的心情、想法。) 

2.仔细品读1、2、3、4段,想一想,在记叙顺序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自己以后也可以试着这样安排顺序。 

五、拓展延伸,尝试练笔 

1. 这篇课文节选自苏叔阳的散文《理想的风筝》,请同学们课后去读一读。 

2. 请同学们以“我最的人”为题写个片断。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我的老师 教案教学设计发布于2020-11-10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