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为人民教师,不仅要做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益友。当然,这与交流密切相联。如果说交流是小草,那么语言就是那和暖的春风,可以让小草更加青壮;如果说交流是黑夜,那么语言就是夜幕中那明亮的繁星,可以让天空更加明朗;如果说交流是风帆,那么语言是风,可以将人与人之间的小船传送到恬静的港湾。

钱钟书教授曾这样婉约地拒绝一个很想跟他见面的记者:“如果你吃到一个鸡蛋味道很好,你会想去见那只下蛋的母鸡吗?”这是一句多么巧妙的语言,它既不失幽默又表达出了自己的拒绝来访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这句话没有使钱教授与那位记者的交流陷入僵硬与冷漠的气氛之中,相反它使那位记者更加敬重这位渊博的老人了。我们在教学以及与学生交流中也应该具备这样的“幽默”。有一次语文课上,刚好讲到与手有关的课文,就发现有位学生躲在桌子下面折纸玩,我刚想训他一顿,但又转念一想,这样做不好,不但使学生难堪,还会导致师生关系紧张。于是,我大声提醒到:“有的同学想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你的手很灵巧,那是值得老师高兴的事,要是能在课后做这个实验,那更值得老师欣慰。”一说完,那位学生就停下来并坐端正认真听课了,他也没有觉得尴尬。

这就是语言的魅力。它让人心贴得更近,让文化交流得更融洽。德兰修女莱丝一生中曾挽救过很多在绝望与痛苦中的人。当人们惊奇于为何她能通过个人的力量挽救那么多人时,她只说了一句话:“我并没有做什么,我只是不断地用语言向他们表达我的关心,我的祝福。”

就这样,凭着关爱的语言,莱丝打破了一道又一道沟通的铜墙,在战火纷飞的岁月,让人们从痛苦中走出,拥有战胜困难的勇气。

如果不会正确的使用语言,人的心灵将是怎样荒芜的一片沙漠?那样的心灵,将失去“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共鸣;失去“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震撼;失去“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真情。我有位朋友姓刘,在一所县城的小学教英语,她年轻,有热情,长得也很漂亮,但教学经验不足。有一次上自习课,她任教的班里有一个叫王明的学生因为太胖,天太热,跑到风扇下别人的位置上去坐了。刘老师说他,让他回原位去坐,他不听,而且带着反抗的情绪大声在教室讲话,还和旁边的学生下棋。她忍无可忍,大喝一声:“你们这些人真贱!”此话一出口,她就后悔了,她在心里埋怨自己,我怎么能这样说呢?但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要想收回很难。其实,也不容她收回,王明就马上反驳:“老师,你怎么这样说!我们贱,你贱不贱?”一句话把她憋得眼泪直在眼眶里打转,她只好说:“哪有你这样的学生,你给我出去!”王明也不甘示弱,大声地说:“老师,你没有权利让我出去!”事情到了这种地步,她没有别的办法,她含着眼泪冲出了教室。她用语言当作武器,伤害了学生的心,而得到的也是同样的伤害。这就是不会正确使用语言的后果。

语言是伟大的,它如阳光般把人与人之间那座冰山融化;它如和谐的音符般把冷漠孤寂的心唤醒;它如湿润的春雨般滋润人们的感情。

教师是人类的工程师,要构建具有灵魂的“桥”,必须先架起交流的桥梁。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架起交流的桥梁发布于2020-11-10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