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平台

[课标要求]

1.学习作者以科学的精神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象

2. 结合课内外知识了解桥梁的特点、优点。

3. 通过自学体会科普作品通俗、形象、生动、准确的语言特色。

[学法点悟]

我们的设计是先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始。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情从事学习和思考,会迸发出无穷的智慧火花。

上课之前主动搜集有关桥梁的资料,充分调动学习此篇课文的兴趣;课堂上采用自由选择、分组朗读、互相合作的方式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对茅以升笔下的八种未来桥梁有更明确的认识,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质疑、释疑、交流、讨论、朗读、摘抄等方式自主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及准确简洁、通俗易懂的语言特点等。最后在课内交流,达到知识共享。通过“研究性”学习,不仅能使课内外知识有机地结合,而且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整体感知]

本文是一篇以科学精神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象,对未来的桥梁作出形象描述的说明文。文章首先说明桥的重要性和桥梁的基本结构,然后具体描绘“桥梁远景图”,想象新颖奇特,令人惊叹。通读全文,请说说桥是什么?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给桥下个定义,并说明桥的组成。

[疑难解析]

质疑:1.课文开头引用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神话故事有什么作用?

解惑:说明桥的重要作用,同时增加趣味性和可读性,既可引发少年读者的阅读兴趣,又可激发他们的想像力。

质疑: 作者茅以升幻想将来的桥是什么样的?

解惑:将来的桥不一定是直通通而是可以弯曲的,将来也会有很小很轻便的桥,可以随身携带,遇到小河中,随时架起,就可过河。将来还会出现“无梁飞渡”,等等。

质疑: 未来的桥梁会有哪些变化?

解惑: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又快又好,很便宜、很美、很低,更科学,更人性化。

[语言揣摩]

1.“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很便宜。”一句中加点的词能否删去?有何作用?

不能。这两个副词起突出强调作用,说明桥梁便宜的程度和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必然结果。

2.让人们在这长廊中穿过时,“胜似闲庭信步”,写人们的感受有何作用?

写人们悠闲自得的心情,是为了衬托说明未来的桥造得很美,全桥搭成各种姿态,还有不同的色彩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给人们带来的美感。

[研究课题]

1、相关链接:茅以升(1896~1989)字唐臣,江苏镇江人。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科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清华大学教授、中国铁道科学院院长、全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等职。他一生致力于桥梁的设计研究就教学工作。三十年代他设计并支持修建了钱塘江大桥。解放后,又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的设计工作。他写过大量介绍桥梁知识的文章和其他科普读物,1989年因病去世。

2、未来可能出现能伸缩自如的立交桥,能放环形电影的桥等,那么在你的心目中,未来的桥是什么样的呢?开动脑筋,大胆想象,把你心中的桥画出来,并配文字说桥的造价、优点、作用、用途等。

自主探究

[探究前期导引]

掌握本课涉及的生字词,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探究重点句子的作用。自主、合作、探究一些重点问题,并针对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基础巩固集练]

一、字音字义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桥墩( ) 凝固 ( ) 鹊桥( ) 点缀( )

zhé 叠( ) qián 力( ) xié 带( )颠bǒ ( )

2、解词并用它们造句。

○1添娇:

造句:

○2胜似闲庭信步:

造句:

○3袖珍:

造句:

○4小巧玲珑:

造句:

1.按课文内容填空:

(1)桥上的车辆行人,靠桥梁 ;桥梁的重量,靠桥墩 ;桥墩的压力,通过基础, 土中或石层。

(2)将来在大河修桥时, 在水里造几个桥墩,当车子跳上第一个桥墩, 桥墩的反弹,再跳上第二个桥墩, 河面多宽,多跳几跳, 跳过去了,这样的“无梁桥”, 是最进步的桥吧!

二、朗读指导

朗读这篇想象丰富科普作品,首先确定憧憬、向往的感情基调。一般的说明采用中速,平稳的语调来读;文中的描写、抒情的句子要满怀深情地读。要求吐字清晰,自然流畅,普通话标准。

三、问题探究

1.桥是什么?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给“桥”下个定义。

(提示:桥是跨过一条河,或是一个山谷的工具。)

2.试一试,看你能写出多少带“桥”的诗词佳句。

[提示: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欧阳修《踏莎行》)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周邦彦《兰陵王》)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陆游《沈园》)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陆游《卜算子》)]

3.将来造出来的桥的特点是什么?

(提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又快又好;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很便宜;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很美;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很低;将来一定会有没有水中桥墩的大桥;将来在很深的水里造桥,不必把桥墩沉到江底,而把桥墩做成空心的箱子,让它浮在水中;将来的桥不一定是直通通的,而是可以弯曲的车子过桥就会转个大转弯;将来也会有很小很轻便的桥,可以随身携带,遇到小河,随时架起来就可以在上面过河;将来还会出现“无梁飞渡”的桥。)

4.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很便宜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建筑材料用高新材料代替;桥的构件一律用自动化;水下工程用机器人操作;桥墩基础可以用凝固剂,把软土变硬土;架桥全用电脑控制各种工具。这样,桥的成本就低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是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很便宜的根本原因。)

5.本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说明。

(提示:打比方,桥就像一条板凳,板凳的腿就是桥墩,下面的“脚”就是基础,板凳的“板”就是桥梁,举例子:桥孔可以用极轻的材料如玻璃制成。作比较:因为桥孔的开关很慢,对手走车过船都不方便。开动桥孔的机器也比现在的灵活得多,因而开桥,关桥孔的时间可以大大缩短。)

四。欣赏评价

1.收集有关现代桥梁图片和文字,看看这些桥梁有哪些特点,说说茅以升先生的哪些“幻想”已经成为现实。

答:

2.按作者的设想,“将来的桥梁”有哪些优点?将来的桥梁还具有哪些优点,谈谈你的看法。

答:

五、[拓展阅读]

海内第一桥

洛阳桥,乍见这个名字,还以为是在河南洛阳市呢。其实,它离洛阳市有几千里远。它架在福建省泉州市附近的泉州湾和洛阳汇合的地方。

洛阳桥是我国第一座跨海的大石桥。它始建于1053年,整整花了六年时间才建成。石桥一共有1200米长,5米宽,有44座桥墩。桥上两边有扶栏。如今石桥只剩下31座桥墩,1188米长了。

洛阳桥在建筑上有许多创新。它采用“筏型桥基”,在沿桥梁中线的河底下,用许多大石垒成桥墩。这里水深流急,石条抛下去后被大水冲走。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能工巧匠们反复试验,寻找到一个好办法。他们等待风静、潮水低落时,同时出动许许多多装满石条的船,只,把它们同时填进江底。就这样,在水底垒起了一座长500米、宽25米的桥基。长长的桥基宽如一条水下长龙,静卧江底。

为了把水底那些堆积在一起的石条凝聚成为一体,使之不被大水冲塌,造桥的工匠们又想出一个绝妙的办法。

海底有一种贝壳的软体动物,名叫牡蛎。它有两个壳,一个壳附生在岩礁上或者另一个牡蛎上,互相胶结在一起,另一个壳则盖着自己的软体。牡蛎繁殖能力很强,而且无孔不入,一旦跟石块胶成一片后,用铁铲也铲不下来。工匠们利用牡蛎的这个特性,在桥基上遍种牡蛎。

果然,没出几年,牡蛎不仅把零散的石条、石头连成了一个整体,而且把冲散石头也胶合在起。洛阳桥基历时900余年而不垮、不散,牡蛎功劳不小。这件事,可以说是建筑史上的一大创造。

铺设在洛阳桥上的都是10米多长、又厚又大的石板,据估测,每一块重达二三十吨。怎样把这么重的石块运到高高的桥墩上去呢?修筑桥梁的工匠们又从潮涨潮落中受到启发。采用了浮运法。

工匠们等到涨潮时,把石块用木排运到桥墩跟前,借用涨潮的浮力,把石块放置在石墩上。洛阳桥上的300多块石板和上万块石料,都是采用这种方法架上去的。

洛阳桥被人誉为“天下奇”,由此看来,是很有道理的。今天,洛阳桥头有一块匾额,上面写着“海内第一桥”。

洛阳城的建成,促成了海上贸易的发展,为我国石桥建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探究建议:

1.本文说明对象是什么?洛阳桥的最大特征是什么?

答:

2.举例说明洛阳桥在建筑上的创新。

答:

3.工匠们为什么想到用牡蛎来胶合石头?

答:

4.洛阳桥被誉为“天下奇”的原因是什么?

答:

5.本文在介绍洛阳桥时,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赞美之情,请你说说这种赞美之情是什么?

答: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桥梁远景图发布于2020-11-10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