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揣摩难句含义,探讨文章主旨。

2、通过本文的学习,加深对复杂社会的认识。

3、通过本文的学习,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点

揣摩难句含义,探讨文章主旨。

三、教学难点

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大家小时侯读过寓言故事吗?(回答:读过)那么谁能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叫寓言?(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或教训。寓言中的故事都是讽喻和比况,具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它所写的人或人格化了的物,大都是反面的或性格有缺陷的;不注重形象的具体描绘,篇幅短小。)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寓言的特点:带有讽刺和劝戒性质,主人公多是人格化的物,篇幅短小。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几则《伊索寓言》中的小故事。

2、讲析

⑴关于“伊索”

伊索(约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寓言作家。传说原为奴隶,后获得自由。善讲寓言故事,讽刺权贵,终遭杀害。所编的寓言陆续经后人加工,以诗或散文的形式发表,成为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其中《农夫和蛇》、《狼和小羊》等寓意深刻,常被引用。有各种文字译本,对欧洲文学的语言创作,影响很大。

⑵引导问题:大家都小时候也都读过《伊索寓言》,那么它到底是一本成人读物还是儿童读物呢?如果你要看一些为人处世的书,是选择《伊索寓言》还是选择一些现代读物,譬如《心灵鸡汤》,为什么?

(大家各抒己见)

讨论得出:《伊》内容比较简单,而现在社会比较复杂,不太适用。

⑶针对这个问题(是否适宜做儿童读物),作者也有自己的观点,下面我们一起来看最后一段。大家看最后一段共有几个人的观点,他们的观点是否相同?

结论:观点相同(不适宜)但理由不同。

卢梭:认为将小孩变得复杂了。

作者:将小孩变地幼稚了。

⑷下面我们就返过头来看看体现作者观点和理由的例子。教师带领分析第一个故事《蝙蝠的故事》,其他教给学生分组讨论分析。

3、作业:

⑴思考分析其他几则寓言故事

⑵掌握字词、文学常识。

第二课时(讨论点拨为主)

教学过程:

1、让学生讲解、分析后八则寓言。依次指出寓言原寓意、作者对此寓言的体会、自己对这则寓言的独特体会。

2、教师针对学生的分析,进行点拨。分析完,引导学生再回到最后一段,进一步明确中心思想。

3、思考:前三段有何作用?提出引导问题:《伊索寓言》既然不适合儿童去读,不适合当今社会,那为什么人们还要去读呢?

明确:有三重安慰。

4、讲析前三段

第一段

两类人

}→长辈喜欢小孩(卖老)

两种关系

第二段

古代

}→现代思慕古代(卖老)

现代

第三段

“伊索寓言大可看得”第一,增进我们对现代文明的骄傲

{第二,愈觉得我们是成人,超出那些幼稚的见解}→三重安慰

第三,从禽兽到人,这中间需要多少进化历程!

5、小结:

《伊索寓言》是一篇不大好懂的文章,作者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去考虑古老的寓言,将它赋予了现代的意义,给了我们许多的启发。

6、作业:

完成本课相关练习。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读《伊索寓言》发布于2020-11-10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