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加深学生对余光中《乡愁》诗的理解。

2.通过老师的朗读指导和小组朗读竞赛,学生学会朗读诗歌的方法,得到美的熏陶,进而热爱诗歌朗诵。

课前预备时间:播放音乐,罗大佑的《乡愁四韵》

师:据说当年在台湾开的现场演唱会上,罗大佑的这一曲荡气回肠的《乡愁四韵》,曾使全场观众热泪潸然。是啊,对于那些生于大陆、长于台湾的游子们来说,几十年的故园梦,未能有个圆满的结果,思乡就成了他们共有的情结。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大屏幕显示课题)

师:我们先请一位同学为我们读读这首诗。

生1读。

师:课下很多同学跟老师说喜欢这首诗,可是又说这首诗读起来很困难,很难把作者表达的情感读出来。那么,要读好一首诗,我们首先要了解诗的内容,把握诗歌的

生:情感基调。

师:不错。朗读技巧方面,还要注意

生纷纷:语速,节奏,轻重音。

师:那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

生:思念家乡。

师:那么感情基调应该是?

生:忧郁深沉。

师:忧郁深沉的感情基调决定了我们所选择的语速应该是什么样呢?

生:稍慢。

师:对,应该是稍慢且舒缓。

师:下面我们看节奏,请同学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的时候,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用铅笔在书上用斜线标出。

生自由读书。

师:我们请一位同学读诗,节奏停顿要夸张些,让大家听出你的节奏处理(演示文稿:朗读指导:节奏的划分)

生2读。其他同学认真听。

师:生2的节奏划分大家听出来了么?(听出来了)和你的一样么?(一样)

师:和老师的节奏划分方式也是一样的。我们再一起来看轻重音的处理。我们知道,能够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需要强调,轻读和重读都是一种强调。请同学用深情的语调再读一遍。

生各自抑扬顿挫地吟读。

师:通过几遍朗读,我想大家对诗歌所表达的情感领悟得更深刻了。谁能给我们读一读呢?

生3:我读一节行么?

师:行。想读多少读多少,想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

生3:我读第二节。(学生朗读)

师:读得真不错。还有谁愿意为我们读一读呢?

生4:我读第一节。(学生朗读)

师:真好,很有感情。有两位同学为我们带头了,有没有人能为我们读完这首诗呢?

生5读。

师:她读得好么?

生纷纷:好。

师:哪儿读得好?

生6:第三节。

生7:矮矮的坟墓读得好,读出了哀伤。

师:哦。这节要读出哀伤来。[板书:坟墓](这个地方缺少变通了,我应该问问她为什么读得好?读的时候都想到了什么?)

……(忘了还有些什么对话了)

师:谁再试读?

生8读。

师:读得真好,大家说说他哪些地方读的好?

生:“小小”“窄窄”“矮矮”“浅浅”这一组词读得很轻。能体现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特点。

师:我们刚才说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承载了诗人的思念,这种思念的程度怎样啊?

生纷纷:厚重的。

师:那么,用“小小”“窄窄”“矮矮”“浅浅”是否削弱了这种情感的表达?

生9:不,是对比。

生10:更衬托出乡愁的厚重。

师:大家理解得很透彻。最能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我们都找到了,并且或轻读或重读给予了处理。大家在读这首诗时,还有什么困难么?

生11:“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这头”“那头”出现四次,读起来都一样,不知道怎么读。

师:这个地方是比较难读的。我们要先看各节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比如第三节,诗人在这节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生12:思念。

生13:伤心。

师:仅仅是伤心?这程度够深么?

生14:悲痛。

生15:哀痛。

师:为什么?

生14:母亲死了,诗人再也看不到母亲了,所以哀痛。

师:一方矮矮的坟墓相隔,诗人母子两人永无相见的机会了,所以“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要读出这种距离来。“母亲在里头”怎么读?

生16:降调,往下读。

生17:要沉痛。

师:那么要突出这种强烈的距离反差,“我在外头”怎么读?

生:升调。

师:可以,语气要激烈些。(老师示范)

[演示文稿:第三节朗读指导

后来啊(注意“啊”与前一字连读轻声,不能当单字重读)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重读矮矮)

我/在外头(语调稍微提高)

母亲/在里头(语气要转激烈,“在里头”可拖轻微颤音)]

师:老师给同学们配上音乐,同学们深情读读这一节。(音乐:《二泉映月》)

生深情朗诵。

师:我们接着看第四节。第四节在内容和情感表达上与前三节有何不同?

生18:这一节写的是对祖国大陆的思念。

师:只是作者对祖国大陆的思念么?

生18:不,是所有台湾人民。

师:是啊,前三节写的都是家愁,这一节可以说写的是国愁。余光中的简单经历和写这首诗的背景大家了解么?

生19:他1928年生于南京,福建人,1949年去了台湾,是台湾诗坛上一位重要的诗人。作品有《白玉苦瓜》《听听那冷雨》等。

师:生19介绍的非常详尽。余光中60年代起就创作了不少乡愁诗,是台湾著名的乡愁诗人。70年代初创作《乡愁》后,他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二十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去台湾时他才21岁,再还乡时已六十四岁。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真是“断肠人在天涯”的游子之痛啊。

第四节中“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最能表达他这种赤子之思的是哪个词?

生纷纷:大陆。

师:对,那么“大陆”要重读。“大陆在那头”怎么读?

生20:拖长些,读降调。

师:表达的是什么情感?

生20:回不到祖国的惆怅,失落。

师:可以读升调么?

生20:不可以。

生21:可以。

师:请生20读一下。

生20读。

师:表达的是什么感情?

生20:期盼,企盼回到大陆的情感。

师:老师觉得读升调降调都可以,看你着重表现的是哪种情感。

[演示文稿:第四节朗读指导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强调“浅浅”)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在——那——头”要气流不断,读出激越慷慨之感)]

师:老师还是给大家配上音乐,同学们自己读读这一节。(音乐:马思聪《思乡曲》)

生纷纷深情朗诵。

师:同学们还有哪些诗句和词语不会读的?

生纷纷:没有了。

师:好,那么,我们按照分好的四个小组准备朗读竞赛,同学们商量一下,看看你们小组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朗读,三分钟准备,然后我们就开始。

学生有的下位子和别人商量,有的在试读,相当热闹。

师:好了,时间到。我们从一组开始。老师放的配音是小组同学自己选定的,大家听的时候要注意,一方面听听朗读是不是能表现诗人的情感,一方面听听他们选定的音乐是不是能配合音乐的情境。我们要评出最佳配乐和最佳朗读。

生四组轮读,有单人读的,也有多人读的。

师:我们先评音乐还是先评朗读?

生纷纷:先评朗读。

师:好。那么,哪一组的朗读最能表现诗人的情感?

生热情:我们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二组!第一组!……

师:都说自己的组读得最好,老师都茫然了,能不能说说理由?

生21:第一组读的不好,他们配合的不好,曾和赵配合得还不错,但是马同学自己读的第三节语速太快了。这一节是抒发母子之间再也不能见面的哀痛的,读得太快就不能表达这种情感了。而且第四节的齐读,马同学也是抢先读的,三节和四节间应该停顿的时间长些。

师:三个人的配合是有一定难度的,他们的配合不够默契。

生22:我觉得我们组读得好。(该学生是第三组的)

师:那你说说。

生22:她读的时候语调低沉,很好地表达了诗人那种深沉的思念。

师:她哪一节读得最好?

生22:第三节。“矮矮”“这头/那头”都读出了那种悲痛。

师:我们请刚才读的同学再读一遍第三节,大家再体会体会。

生读。

生23:我觉得第四组的同学读得也特别好。他的“小小”“窄窄”……一组词的轻读处理特别好,能和那种厚重的思念形成强烈的反差,我觉得很受益。

生24:我也觉得第四组读的好。他第四节“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读了降调,特别能表达诗人的无限惋惜和惆怅。

师:我们也请第四组的同学读读第四节,再让我们体会一次。

生读。

师:那么,最佳朗读我们就评第三组和第四组。四个组的音乐配得怎样呢?

生纷纷:都挺好的。

师:都挺好?评不出那组更好些么?那么我们说说哪组的不太好吧。

生25:第三组的音乐不太好。我觉得前面还可以,后面音乐节奏快了,显得很轻快,和这种厚重的感情不太合适。

师:三组钱同学说他的这音乐是万能的,什么文章都可以配着朗读。(生笑)看来这种看法是错的,没有任何一种音乐是万能的,能配合各种情绪的表达。还有哪组的音乐不太好?

生:第四组的音乐也不太好,节奏快慢还可以,但是很柔美,听着觉得挺舒服的。和这首诗的情绪也不太适合。

师:那么是一组和二组的音乐配的好,是么?

生26:一组的比较好,曲调也是挺忧郁的,和他们的朗读配在一起,有助于他们的情感表达。

生27:第二组的音乐不太好,他们没读之前那音乐我觉得还挺合适的,他们一读就不合适了。

师:那是因为音乐的节奏不好,还是他们的朗读有问题?

生27:还是朗读不太好,音乐好像还可以。

生28:我觉得第二组的音乐挺好的,跟诗歌抒发的情感很合拍。

师:那么我们就评选三组和四组的朗读为最佳朗读,一组二组的音乐为最佳配乐,好么?

生纷纷:好。

师:同学们刚才的朗读把老师深深打动了,老师也久久地沉浸在诗歌传递的忧伤氛围中,仿佛看到了海峡那面深情凝望久久伫立的身影。现在我们欣赏flash朗读,再一齐来感受,好么?

师生共同欣赏。(黑色真实作的flash配乐朗读)

师小结:这首诗中,诗人将个人的悲欢和巨大的祖国之爱交织在一起,具有了其他乡愁诗不可比拟的深度和广度。就让我们满含感情,再次齐读余光中的《乡愁》诗,以表达对这位爱国诗人的敬仰。

学生齐读。

师:我看到同学的表情,大家也沉浸在浓浓的乡愁中去了,是啊,台湾人民远离祖国,有家难回,有亲难续,绵绵忧思难以述说。我们就在看一首乡愁诗,请你自己按照我们刚才指导的读诗方法,深情朗读席慕容的《乡愁》。

同学读。

师:谁能为我们读读这首诗呢?

生27读。

生鼓掌。

师:读得真好。谁能说说他什么地方读得最好?

生28:“没有年轮”重读得好,强调了乡愁永远新鲜、永不磨灭。

生29:“永不老去”读的也好,理由刚才同学说过了。

生30读。

生31:“清远”轻读了,读出了笛声悠扬、若有若无的感觉。“模糊的怅惘”轻读出了惆怅的感觉。

老师:同学的体会真不错,读的也这么好。老师也想读读了,行么?

学生笑:行。

老师配乐读。

学生热情鼓掌。

师:我这里也有一个席慕容《乡愁》诗的flash朗诵,我们一齐来欣赏。

师生共同欣赏。

师:这首诗同样是抒发了诗人思乡的情感,却写得委婉深情,我们齐读一遍,再次体会这难以割舍的乡愁。

师生齐读。

师:今天的作业,同学们读李广田的《乡愁》,画节奏,表轻重读音,自配音乐,深情朗诵。

下课。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乡愁诗两首发布于2020-11-10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