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借助多种方法充分感受和体悟父母之爱。

2、学会运用生活化的具体事情来表现亲情。

二、教学重点:亲情类习作写作方法指导。

三、教学工具:多媒体

四、课前准备:读几篇感人的文章,初步感受亲情。亲情文章“链接”:

1. 散文《背影》(朱自清);

2. 一碗馄饨 (佚名,《时文选粹》)

3. 散文《孝心无价》 (毕淑敏);

4. 散文《血色母爱》(佚名,《时文选粹》)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通过第六单元几篇课文和“口语交际”的学习,相信大家对父母的爱一定有了更深的体会吧!你已经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吗?是慈祥的笑容?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还是不惜一切代价的付出?是啊!父母的爱是那样的平凡,是那样的宽广,又是那样的深沉,那样的伟大!

(二)不是吗?请听一听:

播放韩红的《天亮了》,同时屏幕显示歌词:那是一个秋天,风儿那么缠绵,让我想起他们那双无助的眼。就在那美丽风景相伴的地方,我听到一声巨响震彻山谷。就是那个秋天,再也看不到爸爸的脸,他用他的双肩托起我重生的起点,黑暗中泪水沾满了双眼。不要离开,不要伤害。我看到爸爸妈妈就这么走远,留下我在这陌生的人世间,不知道未来还会有什么风险,我想要紧紧抓住他的手,妈妈告诉我希望还会有,看到太阳出来,妈妈笑了,天亮了。这是一个夜晚,天上宿星点点,我在梦里看见我的妈妈,一个人在世上要学会坚强。你不要离开,不要伤害,我看到爸爸妈妈就这么走远,留下我在这陌生的人世间,我愿为他建造一个美丽的花园。

在音乐声中介绍故事背景:看过2006年3·15晚会的人们可能都还记得,晚会最开始的那首歌——《天亮了》打动了亿万电视观众,可是谁知道这动人的歌声背后,还隐藏着一个真实的、催人泪下的故事.……1999年10月3日,在贵州麻岭风景区,正在运行的缆车突然坠毁,36名乘客中有14位不幸遇难。而就在缆车下滑即将坠地的那一瞬间,一对年轻的夫妇,爸爸潘天奇和妈妈贺燕雯用双手托起了自己两岁半的儿子。结果,儿子潘子灏得救了,这一对年轻的父母却失去了生命。两个人把孩子举起来了,这是一个伟大的壮举,这个壮举也许是出于父亲、母亲的一种本能,也许是出于他们对孩子的一种爱,也许……,潘子灏的生还,是他父母的双手托起的一个奇迹。在生和死的瞬间,父母想到的并不是自己,他们用双手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儿子,这就是父母之爱。

同学们,还记得汶川大地震中那位用身躯挡住婴儿、把奶头塞进婴儿嘴巴、延续婴儿生命的母亲吗?那爱是生命的付出啊!那爱足以惊天地、泣鬼神!或许同学们会说我们的生活平淡枯燥,我们的父母亲也没有这些壮举,那么润物无声的难道不是母爱吗?或许,有很多时候,同学们还是会不理解父母或者父母不理解你们,因此产生矛盾,形成隔阂,你们还可能会埋怨、指责父母呢?

请看下面这篇学生习作。

(三)读一读:

一碗馄饨

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看到她站在那里,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没关系,我请你吃。”

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眼泪,对面摊主人说,“我们不认识,而你却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我吃。可是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样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去不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

女孩楞住了。

女孩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眼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要凉了!”

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

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四)说一说:(此环节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短文中的人和事使你想起了自己的一段经历吧:快乐的、伤心的、愧疚的、感激的……或许这个人使你念念不忘,或许这件事使你刻骨铭心,讲给大家听听,好吗?

(1)请举手的同学回答。

(2)教师小结:刚才从同学的叙事过程中,我们进一步理解了这两个字的含义——感动。原来在我们的生活中,有那么多的感动,曾经使我们感动的那一刻,可能来自于我的母亲、我的父亲,这份感情往往凝系在一个情感的核上,我们把这情感的核叫“动情点”。同学们写时,也一定要选取最熟悉、最动情的生活画面。

(五)议一议:

如何让作文生动传神,富有感染力? 学生讨论总结。

1、写真人真事,亲身经历。

多媒体显示相关名言:

①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白居易

②“你的感情只要有一点儿不真实,读者一下子就会念得出来。所以要对自己真实,要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 ——冰心

③ 真实是文学作品的生命,感情是文学作品的血肉。

2、抓动情点,由小事见真情,要写具体。

散文《背影》为我们讲了一个动情的故事,这是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与他父亲的故事。在这故事中,作者流了4次泪,为什么?

小结:原来我们生活中的爱还寄托一种形式,因为爱是抽象的东西,往往通过一种形式反映它。这篇文章父对子的爱的形式是“一袋橘子”、“一封来信”;子对父的爱是抒写“一个背影”。所以往往一件细小的东西,如“一杯水”、“一个铅笔盒”、“一次微笑”、“一个眼神”、“一根头发”……都能寄托一种感情。想一想,告诉我,在这些东西中能寄托一种怎样的感情?或者你能举一样东西,他也曾经抨动着你的心弦?

教学主线:

一、 父母的爱是什么?用一个词、一句话,一个比喻形容。

二、 听歌《天亮了》,介绍这首歌蕴含的感人故事。

三、 汶川地震两个同样感人的照片故事,听了,看了,你又有什么感受?父母的爱会是什么?

四、 大爱无畏、无私、无价,我们身边的小事又会如何?看《一碗混饨》之后,使你想起自己那些经历与事情?(误会与不理解)

五、 议一议,习作要求:真实、感人、动情,

六、 题目自拟:真爱无价,爱无声处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五年级上册第六组“父母之爱”学习指导发布于2020-11-10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