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作品《窃读记》。早在它还没被选入小学课本以前,我就经常把它推荐给我的学生。翻开本学期的语文课本赫然发现《窃读记》,发现整个第一单元都是围绕“我爱读书”这一专题编排的,不禁暗暗叫好。我迫不及待地带领学生研读《窃读记》,体会窃读的万千滋味。
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找出作者写窃读总体感受的那个句子——“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然后自读文本,找出体现作者快乐或惧怕的词句画一画,批一批,读一读。学生很快找到“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再走进另一家。有时,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为什么害怕呢?原来“像我这样常常光顾而从不购买的”顾客“恐怕没有”。为了不被店员警告,为了窃得有尊严点,作者变得“敏感”“知趣”,她不得不“把自己隐藏起来”,有时她要“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她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她还不得不往返于几家书店,花上几天时间来读完一本书。而她仅仅只惧怕书店老板的驱赶吗?通过细读文本,学生发现作者还担忧书被卖光了,“因为一连几天都看见有人买,昨天好像只剩下一两本了。”她也害怕跨进店门时有人注意到她又来窃读了,她还生怕那倾盆大雨一会就停住了,她没有理由再在书店呆下去……
如此惧怕,作者为什么还要去窃读?为什么“饿得饥肠辘辘”站得腰酸腿疼还要窃读呢?一个字,那就是“爱”!那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酷爱读书呢?我要求学生找出相关句子自己品读感悟,自己在句子旁边做批注。在教室里巡视时,我发现学生们大都找得很准确,比如有的同学画出了文章的第二句,并在旁边批注道:“‘不是……而是……’说明作者酷爱读书,放学后,她不是去打乒乓球,不是去买东西吃,而是急匆匆地赶着去读书。多么爱读书的小姐姐呀!”还有的同学画出了“哟,把短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这一句,批道:“爱美是女孩的天性,可是作者为了读书,连短发被弄乱也顾不上了,足以说明她爱读书。”看着学生们一个个找得那么准确,批得那样贴切,我知道他们的心在与文本交流,他们的情在与作者碰撞!无须再交流,解剖的文字太苍白,把能体现作者爱读书的句子读出来吧,读出你的感受,读出作者的忧、急、贪、难、智、酸、苦、甜……爱读书,万千滋味窃读中。让我们把这些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吧!
“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是文末的一句话,其实作者的原文中是这样写的:“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为什么加了一句呢?让我们读读原文中的这一片段:
“每次从书店出来,我都像喝醉了酒似的,脑子被书中的人物所扰,踉踉跄跄,走路失去控制的能力。‘明天早些来,可以全部看完了。’我告诉自己。想到明天仍可以占有书店的一角时,被快乐激动的忘形之躯,便险些撞到树干上去。
可是第二天走过几家书店都看不见那本书时,像在手中正看得起劲的书被人抢去一样,我暗暗焦急,并且诅咒地想:皆因没有钱,我不能占有读书的全部快乐,世上有钱的人这样多,他们把书买光了。
我惨淡无神地提着书包,抱着绝望的心情走进最末一家书店。昨天在这里看书时,已经剩下最后一册了,可不是,看见书架上那本书的位置换了另外的书,心整个沉下了。
正在这时,一个耳朵架着铅笔的店员走过来了,看那样子是来招呼我的(我多么怕受人招待),我慌忙把眼睛送上了书架,装作没看见。但是一本书触着我的胳膊,轻轻地送到我的面前:‘请看吧,我多留了一天没有卖。’
啊,我接过书害羞得不知应当如何对他表示我的感激,他却若无其事地走开了。被冲动的情感,使我的眼光久久不能集中在书本上。
当书店的日光灯忽地亮了起来,我才觉出站在这里读了两个钟点了。我合上最后一页——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所有的智慧都被我吞食下去了。然后抬头找寻那耳朵上架着铅笔的人,好交还他这本书。在远远的柜台旁,他向我轻轻地点点头,表示他已经知道我看完了,我默默地把书放回书架上。”
自由读这一片段,你读懂了什么?“这是一位多么善良的店员!”“也许作者再也没有机会向他说声‘谢谢’,然而他已被作者写在心底——作者始终没有忘记他,连他耳朵上架着铅笔这样的细节都还记得一清二楚。这真是‘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啊!”“爱人者,人恒爱之。窃读让作者惧怕的同时,又收获着善良者带来的幸福。作者写这篇文章不仅是想记录她那段浪漫的读书史,还是想用这篇文章感谢那些善良的人吧。”“我想,作者除了感谢店员,还应感谢那些允许她贴在身边的人——因为身边老是粘着一个陌生人,该是多么讨厌啊。”“还应该感谢滂沱的大雨,让她有理由呆在书店里。”……多么淳朴善良的解读呀,多么聪明可爱的孩子呀!我知道《窃读记》让他们明白了林海音读书的苦与乐,让他们感受到今天自己读书条件的优越,也唤起他们读书的欲望,激起他们阅读的兴趣。现在我只需送他们一句话:“爱书吧,它是你飞翔的翅膀!”
因为爱,我反复钻研文本;因为爱,我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因为爱被唤醒,孩子们读得津津有味;因为爱被激起,孩子们品得深入透彻。一切皆因有爱,爱在窃读中。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窃读记》教学过程与反思发布于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