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2、在理解、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司马迁牢记父亲嘱托、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借助资料,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写书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
从司马迁身上体会生命的价值。
四、教学准备:
1、查找有关司马迁及《史记》的资料
2、多媒体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这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第20课,齐读课题《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2、再读一遍课题,你觉得这个题目中哪个词语比较重要?
3、你理解“发愤”吗?可以给它找些近义词吗?
(二)新课
1、那好,我们现在就来看看司马迁为写史记是怎样努力的?自己读读1、2自然段,找出表现司马迁勤奋刻苦的句子,做上记号,并在最能体现刻苦 的词语下面做上着重记号。
2、交流(多媒体)两处“受父亲……”“司马迁牢记……”
(提示:“搜集”能否换成“收集”?为什么?)
3、齐读这两处,体会司马迁的勤奋刻苦。
4、小结:从这两句中,我们知道了,司马迁为了能写好《史记》,(板书:勤奋刻苦)做了充分的准备。由司马迁四处游历的求知过程,也让我想到了前不久学的陆游的千古名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5、讲到这儿,我不禁有个疑问,不知大家能否帮我解决,既然这儿写了司马迁如何勤奋刻苦的,那我们的题目不是可以换成司马迁勤奋写《史记》或司马迁努力写《史记》?而为什么用“发愤”呢?还有其他意思么?(还有在逆境中努力,不屈的意思)
6、现在我们就来看第3自然段,了解司马迁在怎样的逆境中怎样发愤的?
7、点名读第3节。
(1)怎样的逆境?理解“飞来横祸”“酷刑”
(2)对于司马迁的遭遇课文中尽用了两句话,后来我上网查找了当时的情况,我们来看一看(多媒体出示资料)
(3)自由读,从这段历史资料中,你知道了什么?或你想说什么?
(诚实善良、刚正不阿、蒙受了不白之冤)
(4)课文中的酷刑也就是这儿讲的“宫刑”,什么是宫刑呢?宫刑是比死刑更为残酷的刑罚,是所有刑罚中最卑贱的一种,虽不致要命,但他让司马迁像太监一样不男不女,它让一个男人失去了做男人的尊严,是一种奇耻大辱。这种耻辱往往令人难以承受,很多人会以死来结束这种耻辱。(多媒体出示)
(5)被处以宫刑后,教师读
(6)看了这段话,你能用一些词语来形容司马迁此时的心情吗?(痛苦、痛不欲生)
8、但是,同学们,此时司马迁能死吗?不能,为什么?你们听,他的耳畔还传来了这样的声音,(范读父亲临终前的话)
9、对呀!写《史记》是父亲的遗愿,更是他的理想和追求。所以这时,他想:“(多媒体出示:想的内容)(自由读)
(1)你能读懂这段话吗?反复读。(死的几种价值)
(2)怎样是“重于泰山”?举例。怎样是“轻于鸿毛”?(举例)“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要轻吗?”怎样死了?
(3)于是,司马迁下定决心:强调“一定”
(4)后来,人们将这句话作为了司马迁的名言:(多媒体出示:齐读)
(5)过渡:飞来横祸让司马迁蒙受了不白之冤,但他并没有被打垮,而是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继续写《史记》,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呀!接着,他是怎样做的?
(6)读到这儿,让我们想到了哪个词?(提示: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板书:忍辱含垢或忍辱负重)
10、学到这儿,你想说什么?(可齐读第3段)
11、是呀!司马迁忍辱负重的目的就是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范读第4段
12、在听老师读的时候,你听出了老师强调了哪些词语?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齐读最后一段。(板书:辉煌巨著生命写成)到了这儿,我还有个疑问?谁知道的?(为什么说“《史记》是司马迁用生命写成的”)当时司马迁60岁了
13、再敬佩地读一读最后一段。
14、总结:所以我要说,司马迁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他那坎坷不平的生活道路,铸就了他奋发有为的精神,从而成为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英雄之一。同学们,今天,我们从“发愤”一词让走进了司马迁内心,从“发愤”一词我们看到了一个忍辱负重、勇敢刚正、坚强不屈、坚持不懈的司马迁。可以这样说,没有司马迁就没有我们今天的辉煌巨著《史记》,没有司马迁我们就不能很好地了解当时的历史,没有司马迁我们就看不到一种发愤的可贵精神。难怪鲁迅先生看了《史记》之后,高度评价《史记》是(多媒体出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三)作业
我相信我们在座的在学了这篇课文,对生命或多或少都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思考,请大家结合司马迁的名言(多媒体出示)?想说什么
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可以是一段话,可以是一首诗。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设计1(第二课时)发布于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