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刚才我和大家一起聆听了李老师执教的《幸福在哪里》,下面,我来谈一谈自己的听课体会。

本节课研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学导式教学法”。“学导式”教学法的基本程序是:自学、解疑、精讲、操练。它的基本要点是: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老师的主导作用巧妙、有机地结合,最大限度地实现对学生学习潜能的挖掘和语文能力的培养。悉心聆听李老师的课堂教学,我觉得这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主体突出,主导巧妙。

整个教学过程中,刘老师非常注重情境的创设,情感的渲染,情绪的调动。例如:在自读自悟环节,以“自学导航”为依托,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小组式学习。在指导学生领悟幸福,重点学习三个年青人对幸福的感悟时,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既尊重了学生对幸福的独特感受,又巧妙地实现了学习语文与生活实际的紧密结合,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以情促读,读中感悟。

语文新课标注重了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课堂上,刘老师总是以极其平和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寻找幸福,在交流、想象中领悟幸福。例如:在引导感受医生的幸福时,通过走进角色、扮演角色,注重了学生想象情境、走入情境后的自读自悟,摈弃了传统的解析方法。通过初读——细读——品读,让学生体会出幸福就在生活的细微之处,自然而然地读出幸福的感觉。另外,在学习活动中,李老师不但注意指导学生朗读,还教给学生“初读想象情境—–品读体会情感”、“学习语文五字诀:读—思—问—议—评,”等读书方法。这样的教学形式,这样的读书方法,体现了新课标“以人为本”的精神,使学生产生阅读的欲望,变要我读为我要读、我会读,长此以往,将会使我们的学生受益终生。

3、联系生活,深化文本。

教学中,李老师注重引导学生发现自己身边的幸福,引导学生穿梭于文本与现实生活之间,在反复地进行推敲和锤炼中,加深了学生对幸福的理解,深化了学生的感受。例如: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语句和生活实际理解:为什么三位青年感觉劳动可以带来幸福?让学生来说说自己的更深层次的理解。这一环节既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使学生在交流与碰撞中变幻出多彩的火花。而随后出现的“爱心的传递、温暖亲情”等照片的补充,《你是幸福的 我是快乐的》歌曲渲染,更是引导学生实现了从浅层次到深层次的跨越,体现了生活处处皆语文的教学思想。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在学生有了对幸福的感悟,积累了激情以后,将学生的真情实感倾注于笔端,让学生写一写自己对幸福的理解,既可以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真正做到读写结合,又可以使学生的内心世界得到很好的洗礼,获得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总之,李老师在课堂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切实地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教学思路清晰,教学指导得当,巧妙地把学生引进了文本,联系了生活,尊重了体验,感悟了幸福,突出体现了“学导式”教学方法的特点,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语文课。

我的评课到此结束,评得不合理的地方希望多多指教。谢谢大家!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幸福在哪里》评课稿发布于2020-11-10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