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著名昆虫学家.作家法布尔采用生动的文艺笔调,通过生动传神的语言描写及拟人化手法的运用,把蝈蝈的外形.叫声及习性写得活灵活现,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文中浓郁的生活气息与科学求实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们。
要想真正解读《绿色蝈蝈》,我们必须要提的是《昆虫记》和他的作者,伟大的“昆虫之父”——法布尔。周作人就向中国大众介绍过法布尔的《昆虫记》为“昆虫的史诗”,达尔文称法布尔为“无法效仿的观察家”,而他本人在晚年时也获得了“昆虫的荷马”之美誉。
从“出名”的角度看,法布尔先生并不成功,他已年近90了,人们才认识到他的价值。毕生观察昆虫的法布尔,他趴在石头上津津有味地体会着昆虫们的喜怒哀乐,浑然忘却自己“人”的身份。我甚至相信:法布尔宁可为昆虫设计一套结婚礼服,也不会动脑筋去参加上流社会的晚宴。
在默默地与昆虫的交流中,法布尔融入其间,无比自由。曾经身为博士,受过拿破仑三世几分钟接见,在阿维尼翁市任教——这一切都因与昆虫无关甚至有碍,被法布尔渺视了。他举家迁居小镇边缘,住老旧民宅,为的还是研究虫子。那孤独.清贫的生活伴他终生。这就是法布尔。
在《昆虫记》中,我们被眼前的景象打动了:人性的昆虫们,演绎着大自然的经典故事,它们的一举一动,无不被赋予人的思想情感;作为生灵,它们与人有着缕缕共通之处,让我们不得不为此惊奇,喜悦。知道我是在通过法布尔的眼睛,享受这份读书的乐趣;而法布尔为此付出的艰苦劳动,我却毫无体会。书中这些渺小的昆虫们给我们的,远不止是趣味。
我们学习课文时,可以把它视为一篇观察随笔,一篇优美的散文来理解它的艺术性。
本文的写作特色明显,第一,生动传神的语言,使得读者在阅读时感到亲切.自然,很容易产生共鸣。比如“它们对这道菜吃得津津有味”“它毫不犹豫地都接受,吃得只剩下翅膀.头和爪”“嗉囊装满后,它用喙尖抓抓脚底,用沾着唾液的爪擦擦脸和眼睛,然后闭着双眼或者躺在沙上消化食物。”
第二,拟人.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像“蝈蝈在窃窃私语”“蝈蝈酷爱甜食”“狂热的狩猎者”“笼里的囚犯”“蝉的屠夫”“两片大翼轻盈如纱”这些拟人与比喻句,使得文章亲切,生动,作者的情感巧妙融入其中。
第三,恰当的比较。例如写蝈蝈叫声时,与蝉的叫声作比较;写它捕蝉时,与鹰作比较;写它同类相食时,拿螳螂作比较,这些比较,鲜明突出蝈蝈习性,又让人不得不佩服法布尔对自然界昆虫的习性了如指掌。
学习本课,我们在赞叹法布尔细致入微的观察与他对昆虫的热爱赞美之余,从法布尔身上明白科学探索与求实精神的伟大,理解与思考名利与科学间的关系,还应当让学生懂得生命的重要性,学会理解和尊重其他的生命,即使它们可能是不符合一般审美观的“藐小之物”。我们应明白每一种生命都来之不易,每一种生命的存在都有其道理,也许人类还可以从其他生命历程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跟踪练习
1.为什么体积庞大的蝉输给了体积小的蝈蝈?
2.写蝈蝈的食性的几个段落中,作者极写其残忍贪婪,与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是否吻合,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3.请写出与昆虫有关的成语和俗语。(至少3个)
4.当国庆节时,法布尔却仍醉心自然,希望同学们用心观察.感悟自然,写一个自己熟悉大自然的美好场景。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绿色蝈蝈解读发布于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