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寄语】《黄帝的新装》名师导学案是查字典语文网小编精心为大家收集的优质的教学案例,目前,“学案导学”的模式已经广泛运用于实际教学中,该模式能更好的将教与学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跟语文小编一起来学习学习!
《黄帝的新装》名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字词、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和童话的有关知识,学习通过人物描写、运用恰当的修辞、合理的想象揭示作品主题。
2、训练想象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
3、通过人物的心理和语言体会封建统治者的愚蠢和虚伪。 注入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的精神养料。
学习重点:学习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及恰当的修辞、合理的想象突出作品主题。
学习难点:训练想象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根钓鱼杆,同学们钓过鱼吗?能告诉老师钓鱼有哪些技巧吗?
今天我们将一同跟随丹麦童话大师去钓一条很大很大的鱼。在《皇帝的新装》一文中,是谁在钓鱼?他想钓哪条鱼?他用的鱼饵又是什么?最后又是谁把丝线剪断了?请大家扛着这跟钓鱼杆,默读课文,寻找答案。
二、课前预习:
1、童话知识了解: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2、作家作品
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文学的代表作家。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共写了一百六十余篇。在《丑小鸭》《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等篇中,作者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讽刺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反映贫富之间的悬殊,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作品想像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
3、给加点字注音:
炫耀( ) 称职( ) 滑稽( ) 赏赐( ) 爵( )士 御聘( )
骇人听闻( ) 随声附和( ) 勋( )章 钦差( )妥当( )
4.给下列词语释义:
滑稽: 骇人听闻:
随声附和: 称职:
精致: 呈报:
炫耀:
三、自学,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能用一些词语概括《皇帝的新装》一文语言留给你的深刻印象吗?有关童话故事的主要情节如果用一个字来勾连、概括的话,你会选用哪一个字呢?
(2)、再用一句简洁的话浓缩故事情节。
四、合作探究(先独立完成,再小组合作探究)
(1)、一个无比威严的、至高无上的皇帝活精光光地、一丝不挂地走到大街上游行,是什么神奇的力量在背后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呢?
(2)、老百姓在这场闹剧中既不象皇帝那样身居高位,又没有必要如大臣般讨好皇帝,况且又没亲见奇特的新装,怎么也陷进去了?
(3)、是谁又将这根丝线剪断了?难道只有小孩知道事情的真相?
(4)分析文章结构,大致梳理情节脉落。
皇帝的新装
情节 皇帝
引子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五、成果展示
六、课堂小结
七、课堂练习
1.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常通过 和 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教育。《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的作者是 (国家)作家 (姓名),他的童话作品还有 、 、 等。
2.下列句子不是心理描写的一项是( )
A.“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
B.“我要派我诚实的老大臣到织工那儿去。”
C.“我什么也没有看见!”
D.“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3.童话通过丰富的想像和夸张来叙写故事,表现主题。指出下列句中没有运用夸张手法的一句是( )
A.城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着这美丽的布料。
B.他们装作从织布机上取下布料,用两把大剪刀在空中裁了一阵子。
C.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D.(他们说)“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这也正是这些衣服的优点。”
4.皇帝之所以不穿衣服在街上游行,因为他相信骗子的话(多项选择) ……( )
A.他们能够织出人类所能想到的最美丽的布。
B.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
C.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D.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过程:
一、课前写作(写出500字左右的想象作文)
请同学们就下面设定的情境,展开大胆想像,对故事情节进行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合理增补,体会童话想像丰富、情节生动的特色。
(1)有一天,皇帝在更衣室里,有个大臣来报重要军情 (想像一下,皇帝的反应)
(2)老大臣走后,两个骗子 (想像一下骗子会说什么)(3)城里的人们都在怎样讨论这种神奇的布料,说什么,想什么?
(4)皇帝看到新装后,回到宫里 (想像皇帝想什么,做什么)(5)游行大典后,皇帝回到宫中 (想像他会怎么做)
(6)假如孩子没有把真话说出来,事情会怎样发展?
二、自学研读
1、第一部分写出皇帝的什么情况?表明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哪些语句最能体现?“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这可能吗?这个夸张有什么效果?
2.引导学生阅读第二部分。
(1)第二部分写骗子向皇帝行骗。骗子怎样诱使皇帝上当?
(2)皇帝听了骗子的话产生了什么样的反应?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
三、合作探究(先独立完成,再小组合作探究)
.阅读第三部分。
(l)骗子在装模作样地“织布”,皇帝也一心惦记着那衣料。他为什么先派大臣去看衣料?为什么“心里的确感到有些不大自然”?
(2)课文怎样描写老大臣看衣料?老大臣为什么不说真话?
(3)课文描写另一位官员着布料,和描写老大臣着布料有什么异同?为什么?
(4)课文写出皇帝怎样去看布料和看布料的情景?他为什么这么做?他为什么心口不一?
四、成果展示(小组推荐回答)
五、课堂小结
六、课堂练习(补充习题)
第三课时
学习过程:
一、自学
引导学生阅读“穿新装”、“展新装”部分。
(1)课文写出骗子装模作样地忙了一个整夜,“缝好”了那根本不存在的“新衣服”以后,怎样写出皇帝换上“新衣”?
(2)皇帝在大群官员的陪同下,穿着“新衣”——赤裸全身游行起来了,老百姓的反应如何?
(3)为什么小孩子能说实话,老百姓先说假话最后也能说出实话?
(4)裸体游行的皇帝听到老百姓真话以后的反应如何?他为什么要“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为什么不将游行结束呢?
二、合作探究
1、课后练习一(2)
体会几个人的不同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描写的作用
2、从全文来看,皇帝是个怎样的人?而大臣和一般老百姓呢?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怎样?
3、作者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作者对当时那个社会,那个时代的态度怎样?
三、课堂作业
1.圈点勾画出描写皇帝的爱好和心理活动的语句,揣摩、分析用笔的精妙。
(1)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第一句强调的重点是什么?“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极尽夸张,它有什么表达效果?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内容。
(2)“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他相信自己是无须害怕的,但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皇帝为什么会“感到不大自然”?这段自相矛盾的心理活动说明了什么?
(3)“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皇帝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完全不同,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
(4)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皇帝已经感觉到老百姓说的话是真的,为什么反而“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2、课堂练习: 分角色朗读
角色形象及语气特征提示:
(1)旁白:语气亲切、自然,语调平缓。(2)皇帝:语调傲慢、神情自负。
(3)骗子:油腔滑调,阿谀奉承。(4)老大臣:老于世故,语调迟缓,故作镇定。
(5)诚实的官员:故作姿态,语调低沉。(6)骑士们:随声附和。
(7)典礼官:讨好皇帝,语调温柔。(8)百姓们:不敢说真话,心里明白。
(9)小孩子:天真单纯,高声叫了出来。(10)小孩的父亲:说话坦然,但声音较低。
三、课堂小结
一篇《皇帝的新装》,一场欺骗的闹剧,在嘲讽、讥笑过后,总觉诙谐中寄寓着严肃的主题,催促我们去思考人性中那份脆弱的、易受社会浸染的纯美,如诚信、无私,该怎样去呵护、去坚持,让心灵家园永远烂漫、秀美。愿这不会只是善良的翘盼。
四、教学反思
以上就是查字典语文网小编跟大家分享的《黄帝的新装》名师导学案的全部内容,导学案中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最后,小编祝大家学习愉快!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黄帝的新装》名师导学案发布于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