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语文网小编跟大家分享童年的发现课堂实录。课堂实录是一种鲜活的教学资源,通过情景再现,教师们可以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讨,可亲、可近、可学、可用,非常有益处,一起来看看吧!
童年的发现课堂实录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师:今天和同学们共同学习,老师感到特别荣幸,老师相信你们也一定会积极投入的,我们共同把课上得精彩成功!同学们有信心吗?
生:有!
一、抓住“发现”,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听歌吗?听听这是一首什么歌?【板书:“童年”】
(放录音——成方圆的“童年”:“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还有蝴蝶停在上面……等待着放学,等待回家的童年”)
美妙的音乐,优美的歌声把学生带入了一片清纯而幻美的世界。
师:难忘的童年生活中,我们不知不觉得成长着,有笑,也有泪;有喜,也有忧……童年是天真烂漫的,童年是幸福无比的,童年曾经发生过多么难忘的事,发生过多少有趣的事啊!童年曾有个多少发现啊!
【板书“发现”】
师:谁愿意读这个词?
生:读词语
师:能跟老师说说你曾经发现过什么吗?
生:……
……
2、【板书:的】我们来齐读课题:
生齐读:《童年的发现》
师激励:处处留心皆学问,说不定同学们的这些发现日后还能成为一项重大发明,申请个专利呢!不过,这还需要努力,学习《童年的发现》后,你一定会受到启发。
二、紧扣“发现”,初读课文
1、检查预习
师:请大家打开生字表,同学之间互相读一读,把字音读准确了。
(生生互读)
师:谁愿意来读
生读
师:你对“胚胎”这个词有什么了解?
生:(答不上来)
师:老师这儿有关于“胚胎”的两项意思,读一读,你认为在本文中应该选哪一项?(①在母体内初期发育的动物体。 ②比喻事物的萌芽或起源。)
生选:我选①
师:对,胚胎在这儿就是“在母体内初期发育的动物体”的意思。
师:继续读生字。
师:看来同学们生字掌握不错,课文一定读得也很好。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翻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全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可以低声速读,可以高声朗读,可以默读,可以双人读,个人读……)。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谁的一件什么事?
生交流:通过读课文,我知道课文讲的是“我”九岁时发现有关胚胎发育规律的事情。
师:嗯,很不错!一下子就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谁能用课文中的有关句子具体地告诉老师“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好,让我们再一次走入课文, 拿出笔划出描写描写“我”的发现的句子。
指生交流:(第十三自然段)“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的时间。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师:谁能再来读读这几句话。
生读:
师:读得真不错!请同学们再来读这几句话,体会当“我”发现这个规律时,是怎样的心情。
生:格外高兴、得意……
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生:我从“嘿”、“哈”这几个拟声词看出来作者发现这个规律时的那种高兴得意的心情。
生:我是前后几句连起来理解的,我抓住“绞尽脑汁”、“想啊想啊”等词语体会出作者发现的来之不易,从而更能体会出发现后的兴奋之情。
生:我是从课文中的“我为此感到格外高兴”这句话体会到作者的心情的。
师:真棒!同学们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你能读出我当时的高兴与得意
(指名学生读)
师:读得真好!我们全班同学都来感受一下作者的高兴与得意,好吗?想啊想啊,嘿!一二:
全班集体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三、围绕“发现”,精读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通过具体的字、词、句,我们走入了作者的内心,感受到他内心的高兴与得意。作者为什么这么高兴与得意呢?
生:因为他发现了胚胎发育的规律,所以他很高兴。
生:我认为作者得意是因为这个发现是他自己绞尽脑汁想出来的。
师:同学们刚才的回答真是精彩!看来你们认真读书了。让我们再来默读课文第3——13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发现这个规律的?并划出相关的句子。
学生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并讨论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师:作者是怎样发现这个规律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谈谈自己的体会。
2、探讨交流,理清脉络:
生:“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师:你是从哪些地方发现的呢?
生:“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
师:谁还能来读一读这部分内容?
师:你来读。他在读的时候,我们其他同学借着这些优美的词句,闭上眼睛想象这段话描写的情景,体会“我”在梦中飞行的无比快乐和惬意。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是否有类似的经历,进行大胆的想象和扩充,并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师:能跟老师说说你们看到的或想到的吗?
生交流。
师:其他同学还有想说的吗?
生: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
生:“为什么只有晚上睡觉时才长?”
生:“那么为什么人在生长的时候就要飞呢?“这究竟是什么道理?”
生:“人怎么会是鸟?”
师:同学们一连串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仔细想一想这些问题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
生:我觉得这些问题中后一个问题都是对前一个问题的追问。
师:从一个又一个的追问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了作者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师:想象当时的情景,分角色朗读对话,读出人物的心情,加深对人物的印象。
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师: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谁来读一读这部分内容?
生:“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从河里抓到一条鱼,我都会翻来覆去地看个仔细,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具备的某些特征。”
师:用心朗读这句话,想象“我“研究一条鱼的样子,会翻来覆去地看些什么?想些什么?初步感受“我”执着探究的精神。
生:作者会看……
生:作者会想这鱼是怎么来的呢?
生:作者一边看鱼一边会想:从细胞变成小鱼用一个月的时间,从小鱼变成青蛙又折合成一个月,这样推算下来,到变化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师:“我”经过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四、总结交流
师:通过学习课文,受到了什么启发?(引导学生说说学习这篇课文后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生谈启发:(学生可能会说在生活中要养善于观察的习惯,遇到问题要敢于动脑思考,最为重要的是有坚持不懈的勤奋钻研的精神)
五、布置作业
用自己的话说说“我”的发现和发现的过程。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的朗读。
以上内容来自童年的发现课堂实录。希望能帮助教师朋友们较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小编祝大家学习愉快!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童年的发现课堂实录发布于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