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目标:

1.熟悉课文,积累重点词句,以文字触发心灵。

2.细细品读课文,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用心灵感受世界。

学习方式:互助式合作学习模式

导学方案

一、资料助读

本文作为一篇科学小品文,作者以画家的标准和眼光发掘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要理解这些内容,清新婉约,行文典雅。

1.画家――吴冠中

当代著名的画家,最早画的作品多以江南水乡为题材,画面充满诗意,他特别重视点、线、面的结合与搭配。在中国乃至世界画坛都具有极大的影响,他也是出色的美术教育家、散文家。

2.小品文

短小灵活,简练隽永,具有议论、抒情、叙事的多重功能,偏重于即兴抒写零碎的感想、片断的见闻和点滴的体会,是一种轻便自由的文学形式。在中国盛行于明清。

科学小品文的特点:

二、字词积累

1.选择正确的读音

煞A shā B shà

煞( )车 煞( )费苦心 煞( )有介事

纤A xiān B qiàn

纤( )绳 纤( )维 纤( )弱

调A diào B tiáo

协调( ) 调( )理 调( )虎离山

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或成语。

①相差虽小,而造成的误差或错误极大。 ( )

②停止脚步。 ( )

③对于美的感受或体会。 ( )

④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 ( )

三、尝试探究

1.“美术工作者大都喜欢桥,”作者的眼中“桥之美”美在何处?

2.本文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桥之美?

3.我是小画家(用语言做画笔,以文字勾勒画卷)

为更好的提高我们欣赏品味语言的能力,请选择文中任意两处美句,试着采用以下的几种方法进行赏析:

1、联系:将词放在句中品,将句放在文中悟。

2、替换:(1)比较替换字词的不同效果

(2)抓住文中修辞,比较更换修辞或不用修辞的不同效果;

3、转化:将文与画面或音乐结合,多角度品味。

4、讨论:互相启发。

4.比较本文与《中国石拱桥》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不同?

比较篇目

说明对象

着眼点

说明顺序

说明方法

语言特征

中国石拱桥

桥之美

四、我的发现、我的疑问: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桥之美》学案发布于2020-11-10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