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天火之谜》主要讲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在雷电交加中进行“风筝实验”,揭开雷暴秘密的事,赞扬了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研究和实验,才能揭开大自然的奥秘。本课时立足1—3自然段着重研究雷暴可怕和富兰克林细致观察、大胆推测。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特点:五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利用信息技术搜集整理资料和观察体验、阅读分析文本的能力,且富兰克林勇于探索的事迹本身对喜欢新奇的小学生就有莫大的吸引力,课文叙述生动、语言准确,很有研读价值。
2、学生已具备的基本知识:学生在本单元之前已经学习了许多篇写人叙事类文章,对于学习,通过事情,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已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
3、 本节课的困难点主要体现在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感受富兰克林细致观察、大胆推测、勇于探索的精神中如何渐进升华对人物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主动对生字正音、悟形,理解生词的意思。
2、知道“天火”是“雷暴”,“雷暴”是普通的放电现象,这个科学结论是由伟大的科学家富兰克林证明的。
过程与方法:
从富兰克林观察→推测→探究中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崇敬伟人,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面对质疑的勇气与执着。
2、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文本品读中感受雷暴可怕和富兰克林细致观察、大胆推测,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
教学难点:
在文本解读中,渐进升华学生对富兰克林的情感,培植学生崇敬伟人、科学研究的精神。
五、主要教学流程
(一)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1、板书“谜”。
认识这个字吗?什么是谜呢?(“谜”,比喻还没有弄明白或难以理解的事物。)由“谜”你想到了什么?
2、板书“天火”。
你知道什么是天火吗?
指读课文的第一节。
(1)相机板书“暴”、“劈”,注意正音,强调字形。(“暴”的下面不是“水”;“劈”,只有用刀才能劈。)
(2)注意断句。
①古时候/西方人/把雷暴看作是/“上帝的怒火”,中国人/则把它称为/“雷神”。
②长期以来,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
3、师生交流:什么是天火?天火之谜指的是什么?请你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这一小节的意思。
4、由此,我们可以推想这篇文章会向我们介绍些什么呢?
(二)朗读课文,读通读顺。
1、出示自读要求:
自由朗读课文
(1) 标出小节,划出课文的生字新词。
(2) 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3) 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学生朗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二节。
注意断句:这个谜团/直到18世纪/才被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解开。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三节,
读了这一节,你知道了什么?试着用一句话概括这一节的主要内容。
相机板书“炸”、“毙”、“讽”、“揭”,指读、正音、指导记住字形。
(3)指名朗读课文第四节。
相机正音:“匙”读“shi”。
这一节介绍的是什么?
(4)指名朗读课文第五节。 你读懂了什么?什么是“无稽之谈”?哪个字意思是“根据”?
(5)指名朗读课文第六节。
请你用这一节中的一句话来概括这一节的意思。
“这样,雷电轰鸣是,高大的建筑物就安然无恙了。”中的“安然无恙”是什么意思?
(6)分小组朗读课文,力求读通读顺,共同解决还不理解的词语。
(7)展示读:读你读得好的自然段。
(8)集体交流:读了课文以后,你知道文章向我们介绍了些什么?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默读课文,概括段意
默读课文,按照分好的段落,选用课文的语句概括段意,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
(四)出示生字,指导写字
1、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
2、哪些地方要提醒同学们书写时注意的?
3、范写:暴、讽。
4、学生用钢笔描红。
六、整合点的诊断与解决方法
(一)利用信息技术分类整合的优势,有效突破了生字和词语教学,强化了学生对形声字和雷暴的理解。
(二)借助视频创设情境,音乐怡情体验,优化朗读、内化理解。
(三)利用课件即点即现的优势,凸显关键词语,在品词析句中培养语感,增进对富兰克林的情感体验。
(四)借助信息网络资源在前置性学习和后置性学习中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新知的能力,渐进形成初步的信息素养。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五年级语文《天火之谜》的教学设计范例发布于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