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在教学《神笔马良》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读进文本,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去找找,马良神笔的神奇体现在哪儿。略读课文后,又用“是才让马良的笔具有神奇的作用”这一切入点,统领全文,让学生品味“神”之韵,去深读课文,学生的灵性得到了生发,精彩的体会不断,学生的发言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点:(1)诚恳,勤奋;(2)充满智慧;(3)帮助穷人,有一颗善良的心(4)不为贪官服务,惩恶扬善,伸张正义。当学生来断地从文本中提取信息,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的时候,不知不觉课已接近尾声,此时让学生质疑,突然有位学生提出:“假如我们拥有了马良的神笔,它也会发挥神奇的作用吗?”学生的提问表明兴趣正浓,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愿望。此时,正可以以此为生发点,引领学生做人的方向,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这一生成的资源怎能放过。我强忍心中的喜悦,不露声色地问:是啊,假如我们真的拥有了这样的神笔,能发挥神奇的作用吗?老师真想听听你们的看法,我有意地把“球”又抛给了学生,一个“圈套”,学生就自动地进入了“美丽的陷井”:
生1:不能,因为没有白胡子老爷爷给我们的要求,我们与白胡子老爷爷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生2:我认为能,只要我们有一颗诚心,也像马良一样天天盼望,对心中愿望的实现充满渴望就能。
生3:不能,现实的我们没有贪官,真有了神笔惩治不了贪官,这神笔的神就无从谈起。
生4:能也不能,只要我们都拥有一颗善良的心灵,愿意帮助亲人、朋友,哪怕是陌生人,只要用爱去付出就能。反之,再神的神笔到你的手中也不能发挥神奇功效。
最后的那位同学俨然在做着精辟的总结。
我见水到渠成,心中暗喜,总结说:说得太好了,只要你有一颗善良的心灵。陈老师推荐给你们一首这位小朋友用善良的心灵谱写的一首诗歌。(出示)
假如我有一支神笔
假如我有一支
让小鸟呆在家里
马良的神笔,
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我要给窗前的小树
画一个红红的太阳
假如我有一支
让小树在冬天
马良的神笔,
也能快活地成长,
我一定给不幸的朋友西西
不会在寒冷的北风里
画一双好腿,
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还他一个健康的身体。
他再也不会只坐在屋里,
假如我有一支
望着窗外的小树和飞燕,
马良的神笔,
而是和我们一起
我要给树上的小鸟
在操场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戏。
画许多好吃的谷粒。
鸟妈妈再也不用
假如我有一支
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
马良的神笔。
学生兴趣盎然地读着,有位学生突然说:“老师,您也让我们写首诗。我们心中也有好多话呢!”“好,假如你们也有了这支神笔,你们会用它干什么呢?”沙沙沙,学生已迫不及待地动起了笔。于是生成了学生较精彩的心灵独白:
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
我要给嫩江地区的绿草,
画一阵凉爽的春风,
让疲倦的草儿,
躺在春妈妈地怀里,
静静地,静静地
沉睡在甜美春之梦中。
——李萍萍
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
我要给2005年的冬季,
画一场雪,
让它降临在我可爱的校园,
我们幸福快乐地
在雪中堆雪人,掷雪球。
——林天来
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
我要给我的好同学雷大进
画一双好腿
让他可以和我们上体育课,
自由地玩游戏,
也可以在操场上
自由地嬉戏奔跑。
——钟美红
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
我要给我近视的同桌李大高,
画一副眼镜,
让他能和我们一样
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不再为看着模糊的黑板,
而烦恼叹息。
——陈冰洁
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
我要给亲爱的老师,
画自动发热的粉笔,
让老师们的冬天,
也能处处享受温暖,
不必让给我们知识的双手,
在寒冬中冻得颤抖。
——陈海波
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
我要在非典肆虐的时期,
给病人画许多白衣天使,
让可恶的“病魔”走开,
大家一如既往地快乐生活。
——胡小吉
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
我要给东南亚的海啸灾区,
画一座座暂新的房子,
让流离失所的灾民们,
重新拥有幸福温暖的家。
——龚裕财
……
反思:
以上的生成性课堂,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1)摒弃灌输:生成在质疑中建构。当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时,面对学生突然出现的这一覆盖面大,穿透力强,思维容量大的质疑。教师引起了足够的的重视。并以此为生发点,从而使个体的潜能得到唤醒,开掘与呵护。(2)眷注生活:生成在想象创造中建构。教学的高境界就是唤醒蕴藏在学生内心的潜意识,使学生的面对新知而引发思考,发挥灵性,开掘了内心“善”的品质。在诗歌“情境”的触动下,学生原本架空的“生活链条”得到连接,知识得到激活,情感得到唤醒。体验得到生成。学生创造力得到极大的开发。
让课堂在生成中建构,让学生语言与精神得到协同发展,促使学生生命诗意地栖居。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神笔马良》片断赏析发布于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