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傻瓜
文本解读
一、整体感知
本文作为屠格涅夫《散文诗》的代表作之一,充分体现了作家晚年创作意识的核心–“孤独感”,也与作家晚年和年青一代之间的纠葛有密切关联。《傻瓜》一文,从这一角度看,是研究屠格涅夫晚年思想感情与社会关系的重要参考资料。
然而,对于这篇文章的旨意,如果仅停留于发掘其骂的对象和含义,或是从中寻找出作家对年青一代的复杂感情仍是不够的,还应该引导学生作进一步深入的探讨。
从文章标题和它最后的结论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东西。
首先,作家把这位冒牌的评论家、危险的恶劣分子不称做“恶棍”“文痞”“帮凶”……而称做“傻瓜”,这里包含着一种轻蔑。他对这种人实际上是不屑一顾的。他并不把他们当做值得认真对待的敌人。同时,他也好像是在告诉读者:这种人不仅愚蠢,而且低下,在人类崇高远大的理想面前,只能称他们为一群鼠目寸光的傻瓜。在这篇文章里,作家用独特的叙述手法为他的对手刻画出一副生动如画的丑恶灵魂和嘴脸,并且揭露出这个“没头没脑的怪物”的冒牌权威和傻瓜那以唱反调来吓胆小鬼的拙劣骗术。文章调子是平静的,然而批判却是辛辣的,打击得准确有力,也咒骂得痛快,因此具有一种威慑力,使被骂者只能默默地承受而不敢出面辩驳。因为那样一来,人们就会发现,他就是那个“傻瓜”。从作品最后一句结语中,我们可以体会出,像这个“傻瓜”这样的人物何以能在社会上肆意妄为,其原因在于那是一个胆小鬼的世界。这些人(包括那群作者对之表示惋惜的年轻人),之所以胆小,只为怕别人说他“落伍”,怕不能跻身潮流,捞取个人利益。胆小鬼原是自私自利者,如此而已,而凶狠恶毒的“傻瓜”权威当然是出于私利而在欺世盗名的。
整个说来,作者所描绘的是一个上上下下私欲横流的社会。在那样的社会中,“傻瓜”之类的骗子是能够得逞的。说到这里,我们便触及到了这篇作品更深层的主题。这里原来又是隐藏着作家一片忧国忧民之心。孟子在他见梁惠王时说:“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屠格涅夫有鉴于俄国1861年改革后社会中私欲的泛滥,深感它给国家民族社会带来的危害,出于一片爱人之心,怀着他一贯所抱的人类崇高道德境界的理想,愤愤然要对这种现象进行揭露和批判。因此,他才会苦心孤诣,采用民间口头故事的形式,写出了这篇妙文。
二、问题探究
1.民间口头文学体裁的运用俄罗斯民族是一个善于讲故事的民族,也因此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文学大师。本文在叙述中也是采用民间故事的形式,首先看开头部分“从前有一个傻瓜……”几乎世界各民族的故事都是这样开始的。其次,文中傻瓜的伎俩也充分体现了民间故事的重复律,再则,惩恶扬善的对比性主题,集中的情节,简朴纯净的民间语言等等,《傻瓜》这篇作品真像是一篇形式上完美无缺的民间口头创作。
2.本文的语言特点
文章语言富有艺术表现力,却又极具讽刺力,行文简练,语句优雅。他的词汇丰富多彩,形象生动,栩栩如生,他的句子简短精悍,结构清晰,节奏和谐。许多人都曾指出屠格涅夫语言的特殊魅力,对他运用语言的才能给予极高的评价。陀思妥耶夫斯基称屠格涅夫为“俄罗斯语言的巨匠”。高尔基说:“未来的文学史专家谈到俄罗斯语言的发展时,一定会说:这种语言是普希金、屠格涅夫和契诃夫创造的。”
思考与讨论
一、“您呀–落伍啦。”傻瓜凭着这样的话唬住了人们。想一想,人们为什么宁可相信傻瓜的说法,也不肯相信自己的认识?究竟谁是“傻瓜”?设计此题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课文。屠格涅夫笔下的傻瓜,实际是一个精神骗子,他利用人们谦卑求尊的心理,利用人们的虚荣心进行欺骗。“夸奖起一位知名的画家”,其人是炫耀自己懂艺术;“我今天读了一本非常好的书”,是吹嘘自己文学鉴赏水平高超;赞扬自己朋友多么了不起,意在暗示与凤同翔,自己身价不俗。这些人表演的内容不同,骨子里是一样的,本来是酒囊饭袋,却硬充有识之士。话说得大,心里虚,别说在智者面前要原形毕现,就是在“傻瓜”面前也禁不住“唬”。设想一位有真知灼见的艺术评论家,一位经世识人的长者,能遭“落伍啦”一击就败下阵吗?能不坚持己见、不递辩驳之词就“得了”吗?傻瓜行骗得逞不在于他装得像,而在于那些被骗对象装得不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显示着求知过程的道德力量,盲从常常并不是因为无知,而是对自己的浅薄进行掩饰。人们道德上的这一缺憾,常造成伪权威受宠的悲剧,也是伪科学泛滥的孽根。没有求实在先,认识上的是非就荡然无存了。
二、《傻瓜》是屠格涅夫针对当时俄罗斯文坛一些评论家只顾一味批判而不求建树的现象有感而写的。请你观察一下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人和事,并说一说,你心目中的“权威”的标准是什么?对待权威,我们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态度?设计此题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学有所用,培养学生有正确的价值观,有良好的是非观念。
是非当分明,真伪不共存,傻瓜与真正权威是敌对的。“假做真时真亦假”,傻瓜不能动摇人们对真权威的信念,便设法“唬”住被欺讹的对象。人们出于个人恩怨,尽管觉得傻瓜“凶狠”“恶毒”,到底还是夸赞起了他“头脑多聪明”“口才多好啊”!并终于承认了“他的确是个天才”!结果是,一家报社居然请那位傻瓜去主持评论专栏。不否定真正的权威,不打倒真正的权威,傻瓜们如何能去大行其欺骗之道?我们对有真才实学的权威,对经过实践检验、公众认可的权威,理应尊重。精神世界、科学殿堂的真权威位尊名显,真理才能得以传播,是非才能真正分明,社会才能进步,也才断了傻瓜一类鬼魅蛊惑人心、施威行骗的途路。
尊重权威,不是一味地迷信权威,生活中确有傻瓜这样的假权威在呀!人们的认识又无不有局限性,就权威而言,他们的认识也只是个人探索所得,不可能穷尽认识的全体。至于对假权威,我们决不能让他们“唬”住,要揭露他,不能让他们的诡计得逞。看似滑稽可笑的事情,却频频在我们身边发生。有装神弄鬼的“权威”,“唬”愚昧无知的人,令其神魂颠倒;有装大款大腕的“权威”,“唬”财迷心窍的人,诱其丧物破财;有装要人衙内的“权威”,“唬”攀龙附凤的人,使之顶礼膜拜;甚至搞科研的,办文教的,也鱼目混珠,有那么一些“唬”牌的货色……屠格涅夫的一个小笑话,却含着大道理,真乃警世之言哪!
三、《傻瓜》一文得到了众多人的喜爱,它的中译本也有多种,有人把题目译为《小丑》,也有人把题目译为《愚人》。比较起来,你更喜欢哪一个题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所蕴含的深刻哲理之后,由学生个人的不同感受出发,各自述说喜欢某一题目的理由。傻,愚蠢、糊涂;愚,愚昧、蒙昧而缺乏知识;小丑,对举止轻浮或行为卑鄙的人的蔑称。
教学建议
一、熟读课文之后,让学生有声有色地讲述《傻瓜》这个故事。本文故事性较强,可以通过这一互动环节加强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在叙述中进一步认识人物,体会屠格涅夫散文诗的语言之美。
二、结合课后“思考与讨论”,引导学生领悟散文诗中寓含的深刻哲理。
三、从本册书选文角度来看,选择屠格涅夫散文诗也是为了打开学生的视野,将他们领进世界文学宝库,让他们多读经典,更好、更快地形成自己正确的世界观,因此教者要鼓励学生阅读与作者有关联的作品。
四、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活动,如:
1.鼓励学生探讨《傻瓜》的现实意义,不妨与当今社会某些人的某种现象做些比较,进一步认识经典文学作品的典型意义。
2.学习本文之后,建议在老师的指导下将文章改写成剧本进行排演,可以作适当的改写,还可加入根据文章创写的诗歌、插曲等,进行公开性的演出。
相关资料
一、关于作者
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作家。出生于奥廖尔省一个贵族家庭。母亲独断专横。屠格涅夫从小目睹他家农奴遭受的非人待遇,对农奴制产生厌恶。他15岁时考入莫斯科大学语文系,后转入彼得堡大学哲学系语文专业,以后又赴德国,攻读哲学等课程。在欧洲,他受到卢梭等启蒙思想的影响,与巴枯宁等人时有来往。在此期间形成他的西欧派观点。回到俄国后,在1842年底结识别林斯基,成为至交,他的反农奴制的态度更为坚决。早在大学时代他就曾尝试写诗。1843年他发表叙事诗《巴拉莎》,获得别林斯基的赞许。同年他认识了法国女歌唱家维亚尔多夫人,此后终生眷恋她,甚至为她而侨居国外。特写集《猎人笔记》(1847~1852)是屠格涅夫的成名之作,使他获得作家的声誉。同期他还写了一些剧本,以《村居一月》最为有名。1856年第一部长篇小说《罗亭》问世,罗亭成为“多余人”中最具光彩的形象。1859年发表的长篇小说《贵族之家》给他带来第一流作家的声望。以后他把目光转向观察新的社会典型,创作出刻画“新人”形象的两部长篇《前夜》(1860)和《父与子》(1862),其中《父与子》是他的代表作。1867年发表长篇小说《烟》,通过男主人公在爱情生活上惨遭打击的体验,曲折地表达了作家在这个时期对社会政治运动所产生的悲观情绪。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处女地》(1877)反映了70年代民粹派到民间去的运动。此外,中、短篇小说的创作几乎贯串在他一生的文学活动中,著名的有《木木》《阿霞》《初恋》《春潮》等。晚期作品还有《散文诗》(1878~1882)。屠格涅夫被称为“小说家中的小说家”。他的小说语言纯净优美,结构简洁严密,擅长自然风景描写,常用隐蔽手法描写人物心理。作品充满诗意的氛围和淡淡的哀愁,给人无尽回味。
二、关于屠格涅夫的散文诗
屠格涅夫的散文诗里,几乎充满着他的人生经历中积累的经验,由此升华、思考、总结而成的深邃的哲理性的语言和形象,是那么富有智慧和诗意,既给人警示、联想和咀嚼的余味,又有强烈的感染力,在愉悦、欣赏的同时,得到灵魂的净化。这与那些浅薄的、庸俗的、装腔作势的、甚至冗长无味、痞气十足的“作品”相比,无疑是一座高高的丰碑。因为它是真正的艺术品。
三、胆小鬼的世界–《傻瓜》赏析
嬉笑怒骂皆文章。在《傻瓜》这一篇里,屠格涅夫又在骂人了,虽然骂人的方式与《心满意足的人》《处世规条》等篇有所不同。《傻瓜》的写作特点,在于其民间口头文学体裁。你看,这简直就是一篇来自民间的故事,它的开头是“从前有一个傻瓜……”几乎世界各民族的故事都是这样开始的。接下去是平缓的叙述,达到高潮后又渐渐平缓地结束,再加一句作为结论式的收尾(这里的结尾是“在胆小鬼中间,傻瓜是活得下去的”)。民间叙事文学研究者把这称做“起始律”和“结束律”。在民间文学中,故事往往没有完整的细节描述,主要借助语句和场景的重复进行强调,而重复必定是三次。文章中,这个傻瓜便是用他的吓人战术对付了三个朋友,而这三次对答又都用的是同一种写法。凭这种“三重复”,我们可以区别开民间文学和一般文学作品,这叫做“重复律”;再加上惩恶扬善的对比性主题,集中的情节,单线条,少交叉,无纠缠的结构,形象和性格的类型化,简朴纯净的民间语言……《傻瓜》这篇作品真像是一篇形式上完美无缺的民间口头创作。
然而它却不是民间口头创作。它是屠格涅夫为了达到更好的骂人效果所做的一次天才的模仿。这位文学大师真可谓下笔成趣,写什么像什么。屠格涅夫一生创作中,运用过多种文体,诸如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多幕剧、独幕剧、喜剧、悲剧;长篇叙事诗、诗体小说、诗剧、抒情诗、散文诗;政论、回忆录、文艺批评;书信体、对话体、寓言……而今,他又在写民间故事了。细察这篇《傻瓜》,风格上仍是娓娓道来,侃侃而谈,行文简练,语句优雅,不失屠格涅夫的一贯风采,与《散文诗》中的其他作品有其根本上的一致性。同时,它又独具特色,它借讲故事骂人,寓冷嘲热讽于平静的叙述之中。与《乡村》《对话》《玛莎》《老妇人》等篇章相比较,无论在环境、背景、时间、空间或是人物的语言、情感、作者本人的参与形式等各方面,《傻瓜》都有其与众不同的处理方法。
我们对这篇作品先做了以上这些简略的说明和介绍。作为研究与鉴赏的对象,我们不妨再通过它外在的手法进入到它所实际包含的内容中去,看看作家如此刻意安排,企图要告诉我们些什么。就作品来说,这一方面也许是比它形式上的特点更为重要的。
在最初的手稿中,作者没有为这篇作品定题。在后来作者亲手抄出的一份83篇散文诗的目录中,他称之为《傻瓜(评论家)》。1882年,他就这样把稿子寄给了《欧罗巴导报》编者斯塔秀列维奇。文中倒数第五段:“结果是,一家报社的发行人请傻瓜去他那儿主持评论专栏。”在那份稿子上原为:“结果是,一家广为传播的杂志的发行人(最早的手稿中是一家著名杂志的著名发行人)请傻瓜去他那儿主持评论专栏。”这篇文章的针对性因此是明显的。这必须联系《处女地》发表以后屠格涅夫在文坛的遭遇来了解。当时他受到来自许多方面的攻击。代表沙皇统治利益的帮闲文人骂他给革命者助威;民粹派革命家则骂他歪曲革命、污蔑群众;而在年青一代知识分子中,反应尤为强烈,许多人甚至由崇拜他转而轻蔑他。他在他们的集会上竟然遭到冷遇。对因观点的不同或一时的误解而冷淡他的青年们,作家怀着苦痛的心情叹为遗憾;而对恶意攻击、造谣中伤、破坏他的文坛名望的分子,他不遗余力地作出反击,于是便产生了一系列文章,《傻瓜》便是其中的一篇。在这篇文章里,作家用独特的叙述手法为他的对手刻画出一副生动如画的丑恶灵魂和嘴脸,并且揭露出这个“没头没脑的怪物”的冒牌权威和傻瓜那以唱反调来吓胆小鬼的拙劣骗术。文章调子是平静的,然而批判却是辛辣的,打击得准确有力,也咒骂得痛快,因此具有一种威慑力,使被骂者只能默默地承受而不敢出面辩驳。因为那样一来,人们就会发现,他就是那个“傻瓜”。
《欧罗巴导报》的主编斯塔秀列维奇对作者的观点是同意的,同时也由于屠格涅夫的声望,他只能把这一篇和另外几篇骂人文章连同其他散文诗总共50篇一同排印出来。他只是提出了两点修改建议。一是标题,希望去掉那括号中的“评论家”三个字;一是希望删去前文引出的那个段落中有关刊物和发行人的话。屠格涅夫于1882年10月4日在寄回校样时写给他一封信,其中说道:“《傻瓜》修改后奉上。这样要好多了–再说,我也没想暗示任何人……为了证明我没有暗示,只是直话直说,我在下面纸上附呈一首短诗–当然,不是供发表的–只为博您一哂而已……那篇没有收入现存《散文诗》中的短诗的题目是《跟谁去争论?》,内容如下:
–跟比你聪明的人去争论;他战胜了你……然而正是从你的失败中你可以汲取教益。
–跟与你智力相当的人去争论;无论谁取胜–你从中是体验了斗争的满足。
–跟智力低下的人去争论,别为求胜而争论–然而你可能对他有所教益。
–哪怕是跟蠢货笨蛋们争论!你不会得到荣耀,不会得到好处……然而为什么不偶尔去寻寻开心!
–只是可别跟伏拉季米尔·斯塔索夫去争论!
一八七八年六月
斯塔索夫(1824~1906)是屠格涅夫的好友、俄国著名的艺术理论家和文艺评论家。这篇散文诗由他在作家去世5年以后,于1888年为纪念屠格涅夫而发表的(因此屠格涅夫的散文诗一共是83篇)。他显然不是《傻瓜》攻击的对象。这篇文章事实上并不能证明《傻瓜》是无所暗示的。作者只是想表白一下他无意于与傻瓜之流纠缠而已。据一位名叫约·别尼热克的捷克研究家和《散文诗》译者于1883年说,《傻瓜》是在揭露俄国《新时代》杂志的批评栏主持人维·布列宁。这位研究家是根据当时文坛上公认的看法而如此说的,很可能有可靠之处。这一点,我们可以不必细究。因为这是一篇有典型意义的批判文章,它所针对的对象是生活中存在的,是布列宁或不是布列宁,都无关紧要。总之,《傻瓜》一文的批判性主题是无从掩饰的,在19世纪俄国批判黑暗社会的文学中,它是一把小小的但却锋利的匕首。
请读者特别留意文章中有关年轻人的话。作者重复地强调说,对于这位凶恶的傻瓜,“年轻人崇拜他–又惧怕他。而他们又能怎么样,可怜的年轻人?虽然,一般说来,不该去崇拜……然而,你当心点儿!不崇拜–你就落伍啦!”紧接着便作出这样的结论:“在胆小鬼中间,傻瓜是活得下去的。”文章是针对傻瓜这类恶人的,但1878年的作者不放弃任何机会流露他对年青一代的惋惜、遗憾、谴责而又爱护同情的复杂心情。在这篇《傻瓜》中,他也是这样,大约是一吐为快吧。从文章中看出,他认为当时许多年轻人因《处女地》对他的冷漠或攻击是出于一种带私心的胆怯和盲从。他们怕被别人说成是落伍的人。加之年轻无知,受到傻瓜权威的吓唬和欺骗,因而不能坚持真理。两代人之间的“代沟”从来都是客观存在的。屠格涅夫并不是一位保守成性的顽固派,他一向的表现,是愿意敞开心扉去倾听并理解下一代。在他的作品中,也从来都注意塑造先进的年青一代的典型形象。但是,他不愿放弃自己对生活与现实的许多观点,主要是他的渐进论的改良主义观点。虽然因此而和一些年轻的革命者产生矛盾,但他并不认为这是代沟性质的矛盾。此时此刻,他实在痛心的是,他觉得自己理解年轻人,而这些年轻人却不理解自己,甚至有人出于私心而跟随敌人攻击他。于是便出现了他在这篇文章所表现出来的复杂感情。应该说,善良的、时刻把俄罗斯祖国的命运牵挂在心头的屠格涅夫对年青一代主要仍是关注、爱护和同情的。你看,他面对这种傻瓜之辈赫然高踞、不可一世并且吓倒众人的情况,仍然首先是同情和怜惜那些被他们所蒙蔽的年轻人:“而他们又能怎么样,可怜的年轻人?”我们知道,《散文诗》中的许多篇都反映出作家晚年与一代青年知识分子之间的这种关系(如《心满意足的人》《东方的传说》等篇)。作为《散文诗》创作意识的核心的孤独感,也与作家晚年和年青一代之间的纠葛有密切关联。《傻瓜》一篇,从这一角度看,是研究屠格涅夫晚年思想感情与社会关系的重要参考资料。
四、屠格涅夫的散文诗
一提起屠格涅夫,就使人想起他的杰作:《猎人笔记》《罗亭》等。这位蜚声19世纪世界文坛的俄国著名作家,因为写出了向农奴制度猛烈开火的《猎人笔记》被拘捕、放逐,审查官也因为准许它的出版而被革职,可见沙皇政府对这部作品所感到的恐惧和恼怒。列宁曾经把屠格涅夫与托尔斯泰等称为伟大的有力的俄罗斯语言的杰出代表。苏联文学奠基人高尔基认为他是19世纪俄国文学和现实主义作家的杰出代表。
对于屠格涅夫的作品,中学时读丰子恺翻译他的《初恋》,颇为他的细致刻画所倾倒,但最感兴趣的还是他的散文诗。最早把屠格涅夫的散文诗翻译介绍到中国来的是刘半农。他在1915年译过几篇屠格涅夫的散文诗,刊登在《中华小说界》第二卷中。
手边有一部从学生时代就带着的巴金的译本。1935年5月,巴金在东京试译了十首屠格涅夫的散文诗,到1945年,才根据英译本把未译的花了一个月全译出来,并且在同年5月将五十一首成册出版。这其实还不是个完整的译本。屠格涅夫的《散文诗》,我还有一部李岳南的译本。篇章大致与巴金的译本相同,仍是不完整的本子。只有去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黄伟经翻译的《爱之路》,才是最完整的屠格涅夫散文诗集中译本。
八十二篇散文诗是屠格涅夫完成了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处女地》之后,晚年进行创作的作品。当时他已经衰老多病。而且侨居远离祖国大地的法国,但是笔下仍然表现了追求光明、进步、爱情和美好的未来的强烈情怀。
兼有诗和散文的特点的散文诗,这种文学体裁虽然可以不受韵律的限制,带有散文的纵横驰骋和自由,可是一样要有诗的意境、诗的凝练。通过这种既有别于诗,也有别于散文的特定体裁,可以表达深刻的哲理和社会意义。
擅长精雕细琢,笔锋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屠格涅夫,他的散文诗闪烁着思想的光芒,散发着艺术的芬芳。黄伟经的这个译本,相当传神地再现了作品的精神。黄伟经的《一份值得珍视的文学遗产–屠格涅夫散文诗集〈爱之路〉译后》,对屠格涅夫的散文诗作了精辟的介绍,帮助读者了解这些作品的产生背景、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屠格涅夫以优美的笔调,确切的语言,去刻画美丽多姿的大自然,赞美纯真高尚的爱情,抒发对祖国深沉的关心,歌颂美好的事物,展示人生的哲理,打击揭露丑恶的人、丑恶的社会现象。不论是什么内容,什么主题,他都写得惜墨如金,精炼玲珑。
像对爱情,他作了新颖的描写:“爱情–这是最高贵的、最特殊的感情。别一个的‘我’,深入到你的‘我’里:你被扩大了,同时你被突破了”,他还深刻地说:“一切感情都可以导致爱慕,导致爱情……一切的感情,除了感谢以外。”为什么这样说呢?他一针见血地回答:“感谢–这是债务,任何人都可以摆出自己的许多债务……但爱情–不是金钱。”
读这些构思不凡的作品,是一种思想和艺术的享受。
(李鹏翥 选自《名作欣赏》 1992年第3期)
五、屠格涅夫散文诗的艺术特色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有“欧洲俄罗斯的第一位小说家”之称。应该承认,在屠格涅夫整个的创作生涯中,小说创作无疑占据着首要的位置,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他的散文诗创作,尽管它所占的篇幅与作家的小说创作相比,要少得多,然而它在屠格涅夫整个创作中的意义是重大的,甚至并不比小说创作逊色。众所周知,屠格涅夫的创作由诗歌(抒情诗、长诗)开始,转而创作小说,最后又走向了散文与诗歌的结合,即散文诗的创作。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屠格涅夫远离祖国,客居他乡,病魔缠身,但他仍然坚持写作,创作了82篇散文诗,分别发表在西欧和俄国的报刊上。1930年,苏联文学界把它们编成《屠格涅夫散文诗集》(以下简称为《散文诗》)出版。过去的文学评论界认为《散文诗》记录了作家思想的点点滴滴,虽不失为艺术价值较高的文学作品,但作品中表现出一种消极、悲观的情绪,其意义远不及作家本人先前的小说创作。确实,晚年的屠格涅夫处于痛苦、迷茫、彷徨之中,但这并不能说明作家对社会、生活认识上出现倒退,更不能认为这是世界观中消极一面的反映。从文学审美价值的角度看,《散文诗》不愧为一部不朽之作。较之其长篇小说的参天大树,这簇散文诗的小花毫不逊色,若真的去捧起它,可闻到阵阵扑鼻的花香。
布封说:“风格即人”,也就是说,文如其人。短短的82篇散文诗,变化万千,引人入胜。而所有这些风格各异的篇章,又有着它们所共有的统一而完整的艺术风格特征,这些特征把它们紧密地连接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些特征就是真挚、简洁、清新、优美。
一
《散文诗》是屠格涅夫一生创作活动的最后一个里程碑,是他在接近生命终点时对艰巨而痛苦的一生的总结,也是他真挚诚实态度的最充分体现。屠格涅夫从来是一个真挚诚实的人,在这部作品中,屠格涅夫毫不掩饰地向读者剖开了自己的心灵。这是一部看似无需构思的作品,作家信手拈来,一丝不苟地记录下自己脑海中所涌现的点滴的、零星的,但却也是深邃的思想和感情活动,他沉浸在这种真挚的态度中,以“不说谎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见《僧人》一篇),达到一种“完全忘却了自己的地步”。
像所有进步的俄国诗人、作家一样,屠格涅夫对俄罗斯大地一直怀有深切的爱。对祖国的热爱,对故土的眷恋始终是屠格涅夫一生创作的主要动机和作品主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散文诗》中,这一点表现得尤其强烈。《乡村》中,他以轻松的白描手法,优美的抒情旋律,描绘了一幅俄罗斯乡村令人神往的生动图景。那蓝天、白云、峡谷、亚麻田、滚滚的麦浪、高翔的云雀……对于祖国母亲的一草一木,他都寄予了无限的眷恋之情。对那亚麻色头发的少年,那满脸皱纹的老妇人……他都怀着深深的敬爱之情。任光阴的水流怎样不断地冲刷,却多年不能从屠格涅夫的头脑中抹去一个个与他的故乡家园相联系的生动而具体的细小形象。
屠格涅夫是贵族知识分子。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他不可能理解革命。但屠格涅夫遵循现实主义的写作原则,按照生活的本来规律进行写作。在《散文诗》中他对革命事业采取了正直公正的态度和立场。这一点确实难能可贵。他无所畏惧地愤怒指斥政府中“昏聩无能的领袖们”“毫不吝惜的人民”(《鸫鸟二》),尽情地歌颂为了人民幸福而不惜牺牲自己的人那高尚纯洁的品格(《纪念尤·尤列芙斯卡娅》)。
这本《散文诗》的情绪看似“衰老”,其实不然。它真正的主题,它在作家创作意识中形成乃至最终写出的最根本的动因,是作家晚年因社会生活、文坛关系、爱情、健康和客居他乡等种种缘故而产生的对社会生活、人生价值导向问题的深刻反思。虽然同时也伴随着强烈的个人孤独感和难免流露出的悲观苦闷情调,但前者毕竟是主要的。《散文诗》中那些倾吐衰老心情和流露悲观宿命情绪的篇章是最真挚感人的,它反映了屠格涅夫晚年反思人生的较为复杂的内心感受。《老人》一篇使我们仿佛面对一个苍苍白发的老人,老人几乎站在生命的终点上,发出了力求继续人生的奋斗而又力不从心的感叹。这是个热爱生活和眷恋人世的老人,他渴望生存,他努力挣扎,然而死神却又必然会降临,他感到自己还有许多未竟的事业。《无巢》中表现了作家的这种心态:回顾一生竟然连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巢也没有筑下。
二
散文诗是介于诗与散文之间的一个独立的文学样式,它有点像诗,具有诗的特质和神韵;又有散文的灵便和自由。然而,散文诗决不是诗与散文的简单相加。屠格涅夫有意识地使散文与诗歌接近,又使诗歌渗入散文,把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因此它既有散文那种抒写自由,形式活泼,逻辑分明的特点,同时又具有诗歌那种语言简洁,音韵悦耳,描写集中的特征。
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说,简洁是艺术家屠格涅夫“伟大的外在标志”。屠格涅夫一生中不曾写过一篇拖沓冗长的小说作品。到他写《散文诗》时,他这种长话短说的本领更是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82篇散文诗风格各异,但都简洁凝练,短小精悍,含义隽永。《爱情》《爱之路》寥寥数语,却句句是作家深刻的人生体验。我们将体会到许多人生滋味,领略何为爱的醇美,将会同意忠贞、纯洁、自我牺牲的爱情观,也就是屠格涅夫的爱情观,应该也是我们当今时代的爱情观的核心。
作为一篇散文诗,《门槛》又是一篇浓缩精练的微型小说,或者是一部新体的微型戏剧。《门槛》不靠具体细微的动作、关系、心理和故事情节的描述来展开思想,而靠几个精选的细节、几个象征性形象和只言片语的哲理性评价,使作品产生一种极其凝聚的雄强的力量。这是散文诗特有的功能和魅力,也是作家艺术创作本领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的表现。再拿《玛莎》来说,它有一千多字,在《散文诗》中算长的了。然而与《玛莎》几乎是同一情节同一主题的另一篇作品《苦恼》,在另一位也是以简洁著称的伟大艺术家契诃夫的笔下,却写了五千多字。当然他们各自处理题材的方式不同。但无论如何,屠格涅夫精湛高超的凝练本领,在这里是表现出来了。散文诗这种体裁具有简洁的特点,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幻和生活节奏的加速,在今天世界文学中愈加流行。
三
屠格涅夫的散文诗小巧玲珑,晶莹透亮,它不分行排列,不受音韵的约束,语言优美、清新,行文自由、活泼,如行云流水,具有一种内在的自然的节奏。读屠格涅夫的散文诗,犹如聆听一支优美的乐曲,合上书页,那旋律仍不绝于缕,萦回在心头。这与屠格涅夫精确地描绘大自然之声不无关系。
屠格涅夫对音乐有强烈的爱好。在散文诗中,他不仅能通过文字明显地达到绘画的效果,而且也可取得听觉的效果–转化为音乐。他借助对大自然之声及音乐之声的描写,组成作品的音响效果,以突出环境、酿造气氛、渲染人物的内在感情,甚至参与人物的塑造。
在《乡村》中,作家为我们描绘了故乡美丽丰饶的天地。“云雀在脆声鸣啭;鼓着嗉子的鸽子在咕咕;空中,燕子悄无声息地一掠而过;马儿喷着响鼻,嘴里嚼个不停;狗不叫,都站在那儿,乖乖地摇着尾巴。”由于视觉效果和听觉印象的组合和转换,故乡的图像分外鲜明,有立体感,《我夜里起来……》作家写道:“我夜里从床上起来……我似乎觉得有谁在呼唤我的名字……在那儿,幽暗的窗外。我把脸贴近窗玻璃,把耳朵贴在上面,凝神注目–开始等待。但那边,在窗外,只有树木的簌簌–单调而模糊–还有延绵不绝的烟黑色的云,虽然也在不停地移动和变化,却总是一个样子……天上没有一颗星,地上没有一点儿火光。那边也是寂寞而难忍啊……一如这边,我的心头。但突然,远处不知哪儿传来一阵怨诉声,接着,渐渐地增强和移近,发出了清细的人的话音,接着,又渐渐减弱了,静止了,一掠而过。”这一段文字有趣地描绘了屠格涅夫怎样通过听觉感触周围的世界,一颗诗的心灵从万籁之声得到无边的艺术享受。屠格涅夫运用动静结合、有声与无声交替的写法来取得音乐效果,使读者感受到作品结构中蕴涵着某种内在的节奏感和层次感。
屠格涅夫的散文诗从诗歌吸取了它的精魂,从散文借来了舒展轻松的衣衫,从绘画中吸取了丰富的色彩,从音乐中找到了轻柔或昂扬的和谐节奏……充分展现了散文诗的艺术魅力。
《散文诗》是一部伟大的作品,是屠格涅夫在晚年为人类留下的最后一份艺术遗产,真实地记录了作家思想的轨迹,反映了作家艺术手法和创作风格的全貌,可以说,《散文诗》是作家创作活动的缩影和概括,是作家艺术创作成就的最集中体现。
(李桢 选自《外国文学研究》 1991年第1期)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长春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傻瓜》教案指导发布于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