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期末复习3

课内文言文阅读

(一)山市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青冥( )飞甍( ) 连亘( )窗扉( )睥睨( )( ) 高垣( )逾时( ) 倏忽( )遂( )

2.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 )

②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

③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乌有( )危( ) 霄汉( )

④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 )

3.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

译:忽然看见山头上有一座孤零零的宝塔耸立起来,高高地直插青天,又惊又疑,互相照顾着。

B.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译:忽然刮起大风,烟尘弥漫,城市里人烟稀少。

C.楼五架,窗扉皆洞开。译:(每层)楼有五间房,窗户都敞开着。

D.数至八层,裁如星点。译:数至八层,剪裁成星星点点。

(一)语段点将

山市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1.下列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未几,高垣睥睨(城墙上如齿状的矮墙) B.城市依稀而已(模糊不清)

C.惟危楼一座(危险的楼) D.数至八层,裁如星点(才)

2.本文说明的顺序是( )

A.空间顺序 B.游踪顺序 C.时间顺序 D.逻辑顺序

3.从文中依次摘出五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加以解释,然后说明它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①________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切乌有”中的“乌有”意为________________,有一个含有“乌有”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

5.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句子。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始悟为山市”改为“始知为山市”可否?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咏 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与儿女( )讲论文义

( )。俄而( )雪骤,公欣然( )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 )可拟( )。”兄女曰:“未若( )柳絮因( )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三)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 )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 )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 )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 )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 )之。元方入门不顾( )。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太傅( )雪骤( )柳絮( )无奕( )在不( )

二、解释文中括号后的加点字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理解其多种含义:

A、元方时年七岁 ( )B、雪寒日内集( )

故时有物外之趣( ) 能张目对日( )

C、未若柳絮因风起( ) D、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四、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白雪纷纷何所似?

3、撒盐空中差可拟

4、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5、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6、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7、友人惭,下车引之。

五、填空:

《世说新语》是 朝宋人 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咏雪》中用了两个比喻句:一个是 ,一个是 。相比之下,更好的是,理由是。

六、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3、待君久不至,已去。

(四)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 )墙坏( )。其( )子曰:“不筑( ),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 )亦云( )。暮( )而果( )大亡( )其财,其家甚智( )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五)塞翁失马

近塞上( )之人有善术者( ),马无故亡( )而入胡。人皆吊( )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 )数月,其马将( )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 )不能为祸乎?”家富( )良马,其子好( )骑,堕( )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 )入塞,丁壮( )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 )跛( )之故,父子相保( )。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邻人之父( )何遽( )将胡马( )堕( )折其髀( )跛( )塞翁失马( )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亡: 马无故亡而入胡 ( ) 暮而果大亡其财 ( )

云: 亦云( ) 又名“鬼市”云( )

而: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故:故时有物外之趣( ) 此独以跛之故 ( )

三、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四、翻译下列句子:

1、天雨墙坏。

2、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3、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4、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5、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6、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五、文学常识:

1、《智子疑邻》节选自《 》,作者 , 末期 家著名的思想家。这则寓言的寓意是:。

2、《塞翁失马》节选自《 》,是 时期

组织门客编写的。这则寓言的寓意是:。后人把这则寓言概括的成语是“ ”意思是:。

(六)古代诗歌四首

(一)阅读《天净沙·秋思》,完成7–8题。(5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 全曲的主旨句是哪一句?(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晚景图。

B.第二句用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衬,更显出环境的幽静。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二)阅读《钱塘湖春行》唐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任选两个),并加以品析。

2、在钱塘湖所有的景致中,作者最迷恋的是:

3、这首诗的第二联和第三联分别从怎样的角度来描写钱塘湖初春景色?

(三)阅读《观沧海》 魏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第2-4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 ”,写的是动景,“ ”,写的是静景。

2、第5-6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3、那两句写出了曹操的伟大抱负?

(四)阅读《次北固山下》 唐 王湾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解释加点的字:次北固山下: 风正一帆悬:

2、请你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3、这首诗中哪两句写出了新事物孕育在旧事物之中?

4、“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写出了诗人思恋亲人和故乡的思想感情,在古诗表达思恋故乡和亲人的诗句很多。请你举出两句。

(七)课外文言文阅读

(一)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②胡③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④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⑤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⑥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⑦班军⑧而还,一郡并⑨获全。

[注]①荀巨伯:汉桓帝时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人,生卒不详。②值:适逢,碰上。③胡:我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④败:毁弃。⑤既:已经。⑥汝:你。⑦遂:于是,就。⑧班军:退兵,军队出征回来。⑨并:都,全。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友人有疾,不忍委之( )(2)吾今死矣,子可去( )(3)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2)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3.本文表现了荀巨伯的什么品质,你认为他这样做好不好,请谈谈你的看法。

(二)魏文侯守信

魏文侯①与虞人②期猎③。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④?”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会期⑤哉?”乃往,身自罢之。《魏文侯书》

注释:①魏文侯,战国时期魏国文侯(魏斯)公元前445年即位。 ②虞人,管理苑囿的官吏。 ③期猎,约定打猎时间。④焉之:到什么地方去。⑤会期:会面赴约,去见一见。

1.选出与“公将焉之”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吾欲之南海 B、心之所向 C、物外之趣 D、身自罢之

2、翻译句子。

①公将焉之? ②岂可不-会期⑤哉?

③身自罢之。

3、归纳这个小故事的主题思想。

(三)吴起守信(宋濂)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①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②人求故人,故人来,方③与之④食。起之不食以俟⑤者,恐⑥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⑦不可也。 (选自《龙门子凝道记》宋濂)

①暮:夜晚 ②令:派、使、让 ③方:才④之:代词,之老友⑤俟(sì):等待⑥恐:恐怕,担心⑦信:信用 注: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

1、选择与“起之不食以俟者”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 )

A、起不食待之。 B、物外之趣 C、学而时习之 D、心之所向

2、吴起守信体现了吴起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四)邴原泣学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①凡得学者( )②故泣耳( )③吾徒相教( )④于是遂就书( )

2、翻译句子。

①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②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

③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3、书塾中的老师值得我们敬佩的是:

4、我们应该向邴原学什么?

(五)起之为将

吴起者,卫人也。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①起之为将( )②起为吮之( )③其父战不旋踵( )④遂死于敌(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

②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3、“卒母闻而哭之,”这是什么原因?

4、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吴起是怎样的一个人?

(六)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而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为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1.解释加粗字。

(1)窃入学舍: (2)听已: (3)冕因去: (4)恬若不见:

2.翻译下列句子:

(1)王冕者,诸暨人。 (2)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3)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3.划出本文层次,并写出各层大意。

4、王冕是一个怎样的人?

(七)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孔文举 ①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②,为司隶校尉。诣③门者,皆俊才清称④及中表⑤亲戚乃通⑥。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⑦亲。”既通⑧,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⑨有何亲?”对曰:“昔先君⑩仲尼⑾与君先人伯阳⑿有师资之尊⒀,是仆与君奕世⒁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⒂,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cu ji)⒃。

注释

1.孔文举:孔融,字文举,东汉人,孔子的第二十世孙,以诗文著称。鲁国人曾任北海相

2.时李元礼有盛名:当时李元礼的名气很大。

3.诣:前往。

4.清称:有清高的名称。

5.中表,古代父亲姐妹的儿女为外表,母亲兄弟姐妹的儿女为内表,合称中表。

6.乃通:才(予以)通报。

7.府君:李元礼曾任渔阳太守,故称“府君。”

8.既通:通报之后。既,已经。

9.仆:对自己的谦称。

10.先君,死去的祖先。

11.仲尼:孔子,字为“仲尼”。

12.伯阳:即老子,姓李,名耳。

13.师资之尊:指礼尊对方为师的敬意。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

14.奕(yì)世:累世,世世代代。

15.小时了了(líng lì):小时聪明。了了:颖悟。

16.踧踖(cùjí):窘迫,局促不安的样子。

1、解释加点的字

诣门者( ) 及中表亲戚乃通( ) 既通( )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 )

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 ) 人以其语语之(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

(2)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3、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孔文举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4、孔文举是一个什么样的儿童?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人教版七年级上课内文言文阅读及课外文言文期末复习发布于2020-11-16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