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 绿色蝈蝈
【学习目标】
1、速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
2、能体味文中的美词佳句,并说出其作用。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知识链接】
1、主题解读
这是一篇趣秒横生的小品文。作者采用生动活泼的笔法,把蝈蝈写得活灵活现,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2、作者简介
法布尔(1823–1915),法国作家,昆虫学家。31岁凭两篇优秀论文获得博士学位。晚年详细观察栖息于农垦地中的各种昆虫和蜘蛛,并将研究所的陆续写成《昆虫记》十卷。除此之外,主要著作还有《自然科学编年史》、《荒石园》等。
3、背景资料
《昆虫记》既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又是一部文艺性很强的文学著作。鲁迅曾称其为“讲昆虫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作者写《昆虫记》并不局限于仅仅真实的记录下昆虫的生活,而是以人性关照虫性,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无不渗透着人文关怀,并以虫性反观社会人生,睿智的哲思跃然纸上。最重要的是,整部作品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正是这种对于生命的尊重与热爱的敬畏之情,给这部普普通通的的科学著作注入了灵魂,使这部描写微小昆虫的书成为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鸿篇巨著。
【积累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1)篝火 ( ) (2)wú桐( ) (3)shòu猎( )
(4)喧嚣 ( ) (5)yīn哑( ) (6)静谧 ( )
(7)cuàn夺( ) (8)螽斯 ( ) (9)吮吸 ( )
2、根据下面的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1)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 ( )
(2)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 ( )
(3)一点儿也不拖拉,干脆果断。 ( )
(4)形容非常地慌张,以致一点办法都没有。 ( )
3、本文中运用了很多拟人的修辞手法,请找出两句并分析一下它们的作用。
(1)句子:
作用:
(2)句子:
作用:
【问题探究】
4、绿色蝈蝈的外表有哪些特征?绿色蝈蝈有哪些习性?作者主要写了哪个方面的习性?
5、本文中作者不断地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请找出这些称呼,并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样的称呼,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6、文章中使用了那些说明方法,有何好处?
【主题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蟋蟀出世记
法布尔
(1)想看蟋蟀产卵的人,不必花一个钱做准备工作;他只要有点耐心就够了。布封称这耐心是天才;我愿略降一格,称之为观察工作者的最可贵的品质。我们在四月,或最迟五月,把乡野蟋蟀一雌一雄单独地关在盛有底土的花罐里。可以用莴苣叶做它们的食物,隔一段时间换一次新鲜的。容器口上盖一块小玻璃板,防止蟋蟀逃走。
(2)一些很有意义的资料,就是通过这种简陋的设备获得的。需要的话,还可以利用优质金属网做的笼子,作为辅助设备。金属笼里的情况,将在后面予以介绍。现在,我们来监视产卵过程,但愿能保持高度警觉,不要错过产卵良机。
(3)时至六月的第一个星期,坚持不懈的观察工作开始收到令人欣慰的成效。我忽然看见母蟋蟀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产卵管垂直插在土里。对我有失礼貌的偷看行为,它毫不介意,依然长时间定在一个点上不动。最后,它拔出自己那把点播种子的小铲,草草扒拉几下,抹掉钻眼的痕迹;它稍微喘口气,又溜达到另一个地点,再度开始往土里插产卵器;它这儿插一下,那儿插一下,所以可以利用的地皮都点播到了。这情形和大家熟悉的白螽斯一样,只是操作速度比螽斯缓慢。二十四小时过去,我觉得产卵结束了。但是为了做到更可靠地掌握情况,我又继续观察了两天。
(4)两天过后,我开始搜索土层。卵粒呈稻草黄色,都是有两个终端的小圆柱体,长约三毫米。它们彼此不接触,竖埋在土里,点播的距离很近。种子数量多少,取决于一个连续产卵过程中的产卵次数。整个土层下都发现了卵粒,它们离土表层大约两厘米。用放大镜观察一堆土,是件很麻烦的事情,根据这样所能观察到的结果估计,每只母蟋蟀的一个产卵过程,大约产出五六百粒卵。这等规模的家庭,肯定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接受大幅度裁员才行。
每粒蟋蟀卵,本身都是绝妙的小小机械系统。幼虫完成卵孵化时,卵壳就像一个白色的遮光套,顶部有一个很规则的圆孔;沿圆孔周边扣着一个拱形顶帽,成为一个封盖。封盖不是在新生儿盲目推顶或割划下被划开,而是沿一道特意准备的、质地极其脆弱的线纹自动开启。这奇妙的孵化过程,也应该了解一下。
(5)产卵后十五天左右,卵壳前端隐约看得见一对黑里透红的视觉器官的大圆点。从视觉点稍稍向上,恰好在圆柱体顶端,此刻显现出一个微型环状垫圈。这就是正在形成中的断裂线。不久,透过半透明的卵壳,可以看见里面那小动物身体的细小分节。再往后,就要加倍警觉,频频察看了,尤其是上午的时间里。
(6)好运气所偏爱的,是那些有耐心的人;它来报答我所付出的艰辛劳动。经过一种精妙绝伦的加工,微型垫圈已经变成一道强度甚低的条纹;就在这个时候,困在卵中的小生命额头一碰,卵盖便沿着自己的周边分离开去,被顶起来。随后落在一旁,其情状与注射剂细颈薄玻璃瓶的顶帽断落一样。蟋蟀从卵壳里出来,犹如从玩偶盒里弹出了个小怪物。
7、第二自然段中加点的“监视”在句子中的含义是什么?
8、第三自然段中划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就语言特点上来看,此句属于何种说明?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9、第四自然段中加点的“大约”能否去掉?为什么?
10、从全文看主要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蟋蟀的出世的?请用文中的关键词语来回答。
11、本文除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之外你还能找到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一个例子,并简要分析它的作用。
12、结合全文内容说一说法布尔告诫我们观察事物需要怎样的品质?从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有这样的品质?
13、文中第一自然段中的“布封”你了解多少?请把他的情况写在下面。
(二)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说 到 音 乐
忆明珠
说到音乐,我没有听西洋音乐的福分,一窍不通。至于中国音乐,也弄不清什么是“阳春白雪”,什么是“下里巴人”。不过只要是中国音乐总还可以听得进去的,而且,很喜欢,我是十分醉心于“西北风的”。那回荡在黄土高原上的“信天游”的激越清亮而忧伤的旋律,就像是从我自己的心头升起的,是发自我肺腑最深处的声音,是我的灵魂的闪爆,生命的升华。而江南丝竹则将我带入另一个世界,不,也许这本来就是我生性中所固有的。如听瞎子阿炳的琴音,听他的《二泉映月》,听着听着就会情不由己地泪流满面。听这支曲子要闭上眼睛用心去听,眼睛是多余的。在阿炳的乐典声中只有心儿在跳动,在低昂,在徘徊,那是一支心之舞曲,是高山流水,是《广陵散》。当我第一次听到阿炳的琴曲,就像瞥见了情人的眼波,七魂六魄一下被摄走了①。从此我失去了故我,忘却了故我,我自身已化入了盲琴师的乐曲,已化入了情人的眼波,缠绵婉转,难分难舍,欲绝而不可绝,欲了而难能了②,一往情深,不可自拔,人生之无可奈何,有至于此者。
然而使我猛醒,使我警悟,使我奋发,燃起我同仇敌忾之义愤的却是抗日救亡的歌曲,那时我还在读小学,小小年纪,一听到“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便不由热血沸腾,恨不能立时杀上疆场,马革裹尸,为国捐躯。抗日战争掀起了中华民族亘古无二的全民歌曲运动,男女老幼哪个不会唱一句:“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那发自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发自牺牲已到最后关头的最后的呼声,真足以使贪夫廉,懦夫立,惊天地而泣鬼神……然而“大雅久不作”矣,现在,除被定为国歌的那支《义勇军进行曲》,我们的青少年有几人还能唱上几支抗日救亡的歌曲呢?学校的音乐课上还教唱这些歌曲吗?那些歌手们、歌星们为什么对自己这一行最辉煌的一页历史丢得这样快,忘得这样干净呢?
……
我在想,在今天,在抗日救亡运动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之后,我们这个民族是不是也需要再爆发一次精神的、灵魂的救亡运动?
14、给第①段中两个标注的“了”字分别注上拼音。① ②
15、解释第②段中加横线的句子“使贪夫廉,懦夫立”
16、细读原文,我们可以作这样的概括:“信天游”具有激越清亮而忧伤的旋律;“抗日歌曲”具有激昂、催人奋进的旋律。“江南丝竹”具有什么样的旋律?请你也用一句话进行概括
17、评价一首歌曲的好坏,不仅要看它的旋律是否和谐自然,还要看它的歌词是否健康优美。请根据括号里的要求简评下列歌词,每条在15个字以内
①(简评思想内容): “人生短短几个秋,不醉不罢休”(节自《爱江山更爱美人》)
②(简评语言特点): “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节自《真心英雄》)
18、作者在谈到当今音乐的现状后,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需要再爆发一次精神的、灵魂的救亡运动”。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这个观点?请简述理由(字数在50个左右)
【诗文积累】
19、古代文学家苏东坡曾说:“宁可食物肉, ,无肉令人瘦,
。”此名言流传甚广。
20、默写郑板桥的《竹石》。
21、中国人视竹为吉祥之物。竹与 、 、 被誉为“四君子”。竹与 、
被誉为“岁寒三友”。
22、搜集有关写竹的诗句。
参考答案
1、(1)gōu(2)梧(3)狩(4)xiāo(5)喑(6)mì(7)篡(8)zhōng(9)shǔn
2、(1)弱肉强食(2)隐隐约约(3)连续不断(4)惊慌失措
3、(1)句子: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弱肉强食处四周的绿野丛中,蝈蝈在窃窃私语;作用:很生动地写出了蝈蝈在夜晚发出的细小的声音,也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2)句子:它们对这道菜吃地津津有味。作用:这样写显得亲切、自然,形象生动,把蝈蝈吃食的情景描绘地活灵活现,很是吸引人。
4、外表特征,“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作者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主要写的是食物习性。5、作者对蝈蝈的称呼有:“狂热的狩猎者”“我笼里的囚犯”“蝉的屠夫”等。当蝈蝈捕杀蝉时作者用“狂热的狩猎者”;当蝈蝈成为作者笼中观察和实验的对象时,作者就用“我笼里的囚犯”;当蝈蝈吃蝉肉时作者称之为“蝉的屠夫”;作者不断变换称呼,使行文更生动,描写更形象,给人更深刻的印象。
6、文章主要使用了打比方和作比较这两种说明方法。文章的第三段和第五段中“蝈蝈在窃窃私语。那像是滑轮的响声”“就像鹰在天空中追捕云雀一样”,这种说明方法可以使读者形象而通俗地理解被说明的对象,“滑轮的响声”形象而逼真地写出了蝈蝈的鸣叫声,并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作比较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能够凸显说明对象特征的说明方法。如写蝈蝈叫声时,拿禅的叫声来比较,突出了蝈蝈叫声的低沉、柔和、动听的特征。
7、保持高度警觉,耐心,细致,不错过任何观察机会。
8、打比方;生动说明(文艺性说明);生动地说明了母蟋蟀产卵的特点。
9、不能,因为“大约”表示估计、推测,不确定,是个约数,去掉后说明就不准确了。
10、时间顺序;如:“时至六约的第一个星期”“两天过后”“产卵后十五天左右”“不久”等。
11、如①作比较:这情形和大家熟悉的白螽斯一样,只是操作速度比螽斯缓慢。可以了解两种不同昆虫的各自特征,夜对不够熟悉的蝈蝈加深了印象。②列数字:每只母蟋蟀的一个产卵过程,大约产出五六百粒卵。准确地说明了母蟋蟀每次产卵的数量。
12、耐心,警觉;如:观察母蟋蟀产卵的全过程就体现出他的耐心、警觉。
13、布封,法国学者、作家,主要著作《自然史》。
14、le lǎo
15、使贪婪的人廉洁自律,懦弱的人自强不息。
16、“江南丝竹”具有婉转悠扬、令人陶醉的旋律。(只要写出如优美、动听、抒情、缠绵……之类的词语,且语句通顺即可)。
17、①消极颓废、不思进取 ②一语双关、比喻贴切18、无论同意作者观点与否,只要说出理由,且语句通顺即可
19、不可居无竹 无竹使人俗
20、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1、兰 梅 菊 梅 松
22、略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绿色蝈蝈》学案发布于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