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11-12学年七年级10月月考(语文)

七年级十月月考语文试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出题人:初一语文组

一、积累·运用。(共25分)

1.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完成后面的问题。(5分)

七年级上学期的语文学习已经开始了,我们在老师的引领下,倘徉在浩渺的知识海洋里,撷取了文学宝库中的朵朵浪花。老师的zhūn zhūn教导更让我铭刻在心:光念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课外要有计划认认真真读点好书。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锐智,成为一个志趣高雅的人。

(1)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线的字注音。(3分)

zhūn zhūn( ) 撷( )取 铭( )刻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 )改为( ) ( )改为( )

2.根据拼音填写汉字或给加粗的字注音。(10分)

浏( )览 诠( )释 chōng ( )憬

bì( )益 miǎn ( )tiǎn ( ) tǎng( )若

lín( ) 峋 juān( )刻 浩miǎo( )

二 在下面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把词语补充完整。(10分)

( )而不舍 危言( )听 半明半 ( )

熙来 ( )往 ( )长而去 ( )铢必较

( )索枯肠 记忆( )新 走( )无路

眼花( )乱

二、诗文默写(25分,每空一分)

1、《繁星》的作者巴金,原名 ,字 ,四川成都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2、冰心,原名 ,在《纸船》一诗中,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3、《郑人买履》选自《 》,作者 。这则寓言中表现郑人可笑的语言的一句是 。《刻舟求剑》选自《 》,是战国末期 组织编写的论文集。

4、《幼时记趣》节选自《 》作者 ,字 , (朝代)作家。

5、《次北固山下》一诗“以小景传大景之神”的诗句是 。诗中描写时序交替,暗示时光流逝的句子是:

6、《赤壁》作者 。诗中借用典故,以两个美女的命运象征国家命运的诗句是: 。

7、《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一词的作者是 ,字 ,号东坡居士。这首词表现词人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句子是

三、认真阅读以下两篇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20分)

(一)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本寓言选自《吕氏春秋》,《吕氏春秋》亦称《 》,编者吕不韦是( )时期( )国人。(3分)

2.翻译以下句子。(2分)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3.解释加点字的意思。(3分)

至之市,而忘操之。( )

何不试之以足?( )

是吾剑之所从坠。( )

4.请你再写出两个带动物名称的成语。(2分)

(二)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这两段文字分别写了哪两件事?(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句中加粗的词。(2分)

①凹者为壑( ) ④余年幼,方出神( )

3.分别指出加粗词所指代的内容。(2分)

①常蹲其身( ) ③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 )

4.翻译句子。(4分)

①鞭数十,驱之别院。译文:________________

②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译文: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30分)

(一)

天上的星星(16分)

⑴大人们快活了,对我们就亲近;他们烦恼了,却要随意骂我们讨厌,似乎一切烦恼都要我们负担,这便是我们做孩子的不曾明白的。天擦黑,我们才在家捉起迷藏,他们又来烦了,大声呵斥。我们只好蹑蹑地出来,在门前树下的竹席上,躺下去,纳凉了。

⑵“星星!”妹妹 突然叫了一声。

⑶我们都抬起头来,就在我头顶,出现了一颗星星,小小的,却极亮极亮。我们就好奇地数起星星来,数着那是四个光角儿呢,还是五个光角儿,但就在这个时候,那星的周围又出现了几颗星星,就是那么一瞬间,几乎不容觉察,就明亮亮地出现了。啊,两颗,三颗十颗……奇迹是这般迅速地出现,一时间,漫天星空,一片闪亮。

⑷夜空再也不是荒凉的了,星星们都在那里热闹,有装熊的,有挑担的,也有提着灯笼跑的……

⑸我们都快活起来了,一起站在树下,扬着小手。星星们似乎很得意了,向我们挤弄着眉眼,鬼鬼地笑。

⑹过了一会儿,月亮从村东口的那个榆树丫子里升上来了。它总是从那儿出来,冷不丁地,常要惊飞了树上的鸟儿。先是玫瑰色的红,接着,就黄了脸,瞬间,它就又白了,极白极白的,夜空里就笼上了一层淡淡的乳白色。我们都不知道这月亮是怎么了,却发现星星少了许多,留下的也淡了许多。这使我们大吃了一惊。

⑺“这是怎么了?”妹妹慌慌地说。

⑻“月亮出来了。”我说。

⑼“月亮出来了为什么星星就少了呢?”

⑽我们闷闷不得其解。坐了一会儿,似乎就明白了:这漠漠的夜空,恐怕是属于月亮的,它之所以由红变黄,由黄变白,一定是生气,嫌星星们不安分,在吓唬它们哩。

⑾“哦,月亮是天上的大人。”妹妹说。

⑿我们都没有了话说。我们深深懂得大人的威严,又深深可怜起星星了:月亮不在的时候,它们是多么有精光灵气;月亮出现了,它们就变得这般猥琐了。

⒀我们再也不忍心看那些星星了,低了头走到门前的小溪边,要去洗洗手脸。

⒁溪水浅浅地流着,我们探手下去,才要掬起一抔来,但是,我们差不多全看见了,就在那水底里,有着无数的星星。

⒂“啊,它们藏在这儿了。”妹妹大声地说。

⒃我们赶忙下溪去捞,但无论如何也捞不上来。我们明白了,那一定是星星不能在天上,就偷偷躲藏在这里了。我们就再不声张,不让大人们知道,让它们静静地躲在这里好了。

⒄于是,我们都走回屋里,上床睡了。却总是睡不稳–那躲藏在水底的星星会被天上的月亮发现吗?可惜藏在水底的星星太少了,更多的还在天上闪着光亮。虽然它们很小,但天上如果没有它们,那会是多么寂寞啊!

⒅大人们又骂我们不安生睡觉了,骂过一通,就打起了鼾。我们赶忙爬起来,悄悄溜到门外,将脸盆儿、碗盘儿、碟缸儿都拿了出去,盛了水,让更多更多的星星都藏在里边吧。

1、理清选文思路,请将“我们”活动的相关内容按顺序填写在下面的空格处。(4分)

发现星星– –议星星–捞星星–

2、请说说第(11)段“哦,月亮是天上的大人。”这句话的含义。(4分)

3、请根据所提供的语境,仿写下面画线的 句子。(3分)

夜空再也不是荒凉的了,星星们都在那里热闹,有装熊的,有挑担的,也有提着灯笼跑的。花园再也不是冷清的了,花儿们都在那里欢笑

4、作者在选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4、请你以星星的口吻对月亮说几句心里话(字数30左右)。(3分)

(二)

想讨一本书(14分)

一个寒冷的冬日,我驱车去接方先生和他刚相识的申女士。共进午餐后,申女士接受了方先生的邀请,来到了方先生的住处–位于龙华的一幢豪华别墅。

下车后,我们看见门柱上斜靠着一个乞丐样的人,他身上裹一件脏兮兮的棉衣,似有所求地望着我们。

心情很好的方先生赶紧走上去问他:“你是不是想吃点什么?”

想不到乞丐回答:“这会儿太阳很好,我吃饱喝足了,只想在您这儿晒会儿太阳。还想……”

“还想什么?”方先生从口袋里掏出100元钱,晃动在乞丐眼前,调侃追问道,“别难为情,尽管说吧,我会满足你的。”他料定一个乞丐的要求不会特别难以应付。

“我想……”乞丐支吾着,最后鼓起勇气说,“您千万别笑话我。您可以想像我的日子,饭是每天都能吃上的,只可惜好长时间没读书了,总想讨一本书看看,可是一直难于启齿。您能不能让我进您书屋里,随意挑一本书呢?”

方先生一下子愣住了。一方面,他惊奇于这个乞丐非同寻常的奢求;另一方面,他羞愧自己满足不了这个乞丐这一简单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让申女士目睹了自己的窘迫。

乞丐也看透了方先生的尴尬,急忙说:“天底下没有书的人很多。只是,我没想到这家房屋的主人也会没有。不好意思,打扰您了。”说罢,抬脚欲走。那溢于言表的鄙薄与不屑令在场的人都很难堪。

一直在一旁不动声色的申女士急忙走上去,将随身携带的一本文稿读物递给乞丐,和颜悦色地说:“也许,你会喜欢这本书,不妨读读吧。”

乞丐接过,连声道谢,然后席地而坐,旁若无人地读了起来。

送走申女士后,方先生满腹心事。不久后的一天,方先生突然决定:“阿伟,送我去书店。”

在书店经理室,方先生将一张2万元的支票拍在办公桌上,对接待他的小姐说:“愿意与我做成一笔大生意吗?”

小姐说:“当然愿意。不过,我们这儿没有什么大生意,只有书,您任意选吧!”

方先生将支票扔到小姐面前,说:“我才懒得选!下午两点,我来取货。”

小姐惊奇地盯着眼前这个财大气粗的人,不知如何应付。当方先生准备掉头而去时,她才醒过神来追问道:“你想要一些什么书呢?”

“只要是书,只要有名气,都要!”方先生头也不回地说。

下午两点,我们驱车来到书店。那位小姐迎了出来,把支票还给方先生,并说:“很抱歉,我们经理不想接受这笔生意。”

方先生再一次愣住了。他咆哮道:“你们的经理呢?让他出来见我。”

“不必了。”小姐笑笑,“我们经理看过支票,就知道您是谁了。她要我一定转告您:本书店没有一本专作摆设的废书。每一本书都是有灵魂的生命,最终总会归属于那些真正爱书的人。”

1.本文以 为线索,通过对 和 两个情节的描写,深刻表达了“一个人,物质的匮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灵的荒芜,理想的泯灭”的主题。(3分)

2.本文的情节描写十分出色,从文章后一情节中的 等动作描写可看出方先生是一个 的人;从 等语言描写可看出方先生还是一个 的人。(4分)

3.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找出一组并分析其作用。(3分)

4.你怎样理解申女士“本书店没有一本专作摆设的废书。每一本书都是有灵魂的生命,最终总会归属于那些真正爱书的人”这句话?(2分)

5.请写一句你平时积累的有关“书”的格言警句。(2分)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山西大学附中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10月月考试题发布于2020-11-16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