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与背景】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渗透人文精神和美的教育,这是《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

而《春》正是一篇词美、句美、景美、情美的佳作。《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散文。作者朱自清先生以他的生花妙笔描绘了江南的春天:风和日丽、山清水秀、草长莺飞、百花争艳。这一篇写春的精美散文,不知拨动过多少人的心弦。我决定以“审美”为切入口,按照美的规律从审美角度进行阅读设计,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创设审美的阅读情境,唤起学生的美感情趣,使学生获得美感体验。在具体的教学中以课文为本,以紧扣品读字句为前提,领着学生在诵读中发现美的语句,品味美的情感,抒发美的心声,以此培养学生的审美想像、审美情感、审美意识,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在教学设计时以品味语言为核心,努力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以“营造一个充满诗意的语文课堂,从而更好地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作为教学的基本理念。

《春》的教学第一个环节就是领略春天──借朗读散文来整体感知五幅春景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本文的内容配置音乐,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富有创造性的反复朗读之中就能不由自主地进入美的情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在这个基础上,我设计了第二个教学环节──品味春天,在细读文本的过程中,让学生选择喜欢的画面去品味,同时,还可以体味、推敲重要语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从而感受本文语言生动、形象且有着丰富的内涵与情致的特点。而把这些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绘,既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又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更丰富了想象能力,使阅读进入一个创造性的高度,可谓“一石击三鸟”。

同时,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我设计了第三个环节──歌颂春天:

1、喜欢画画的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文字画一幅画。

2、喜欢音乐的同学为这首诗歌配置背景音乐并有感情地朗颂。(课件中事先选定几首欢快的经典名曲,以供选择。)

3、还可以用歌声来表达对春的赞美。

【案例描述】

一、领略春天

新课前,我向学生播放了一首歌曲──《春天在哪里》。在我的提议下,大家都跟着唱起来。之后,我将音量调小,以这段欢快的乐曲为背景,用饱含深情的语调,拉开了本课学习的帷幕:

春天是魔术师,春天是画匠,春天是爱美的仙女,她让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是啊,春天在哪里?春天就在我们的眼睛里。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随着朱自清先生去感受江南春天的美丽。在优美而欢快的旋律的熏陶下,在老师优美动情的语言感染下,学生初步欣赏到了美。

接着,我让学生听课文的配乐朗诵(教师和另外两名朗读水平高的学生分工朗读),并出示了这一环节的目的:听读完课文后,将幻灯片上的结构图补充完整,整体感知课文共描绘了几幅图画?听读完后,不到一分钟,一只只小手高高地举起,学生争先恐后地想回答。

盼春

绘春 春草图

草报春

颂春

附幻灯片上的结构图:

学生1:有写花的、草的、风、雨的。(下面马上就有同学打断到:是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

师:(故意提高嗓音)作者只描绘了自然景物么?(马上有同学心领神会,手举得高高,口中还直呼“我知道,我知道。”)

学生2:还有一幅写人物活动的图,但我不知怎么概括?(他非常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学生3:我认为可以用“迎春图”来概括。

教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就理清了文章结构,初步领略了五幅图画的美。(在三位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我有意按他们归纳的内容来板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一次美的洗礼——《春》的教学案例发布于2020-11-16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