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七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选择题 共30分)
一.积累与运用(12分 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浩瀚(hàn) 憧憬(chōngjǐng)
B.执著(zhù) 蹒跚(pánshān)
C.隧道(suì) 瑟缩(shèsuō)
D.屏风(pín) 揶揄(yéyú)
2.选出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瘦得不堪 :意思是瘦得非常厉害。不堪,表示程度深。
B.索然无味:没有一点趣味。
C.哽咽: 哭时不能痛快地出声。
D.恍惚:注意力不集中。
3.选择短语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
有人说,宽容是一种润滑剂 ;宽容是一种镇定剂 ;宽容是一束阳光 ;宽容是一座桥梁。
①可以消融彼此间的猜疑积雪 ②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
③可以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 ④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
A.②①④③ B.④①③② C.②④①③ D.②①③④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西游记》全书共100回,它的作者是清代小说家吴承恩。
B.《竹林深处人家》用回忆手法来写,详细写竹林景色和竹海无边,表现了江南竹乡的美丽富饶,而且也与题目中的“深处”二字相切合。
C.一般来说,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安排情节、描写环境等来反映社会生活的。
D.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们本学期学过他的《风筝》。
二.课内文段阅读(18分 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5–7题。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 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 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 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 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 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 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5.“他……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此句写出了小兄弟怎样的心理?( )
A.惊慌,不知所措。 B.恐惧,害怕。
C.紧张而高兴。 D.又惊又喜。
6.“即刻伸手”“折断”“掷”“踏”等动词用的好,是因为( )
A.表现了“我”坚定果断的性格。
B.反衬出了弟弟的当时的心理活动。
C.这本身就是“我”当时的实际动作的实写。
D.体现了“我”粗暴、霸道的封建家长作风。
7.对本段文字主要内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写弟弟在小屋里制作风筝的情景。
B.写发现弟弟偷做风筝,“我”非常气愤地毁坏了他的成果。
C.写“我”发现弟弟偷做风筝的经过。
D.写弟弟做的风筝十分精致漂亮。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8–10题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8.本段文字描写的顺序是( )
A.总分关系 B.分总关系
C.从上到下的空间顺序 D.日落前后的时间顺序。
9.本段文字描写的对象是雪后小山,文中可以概括它的特点的词语是( )
A粉色 B秀气 C银边 D全白了
10.最后一句话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
A.对济南小山的爱怜之情 B.对济南雪天的赞美之情
C.对济南小雪的赞美之情 D.对济南河山的赞誉之情
二.填空(5分)
(1)《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名 ,字仲尼,
末期 家、 家、教育家。
(2)《世说新语》是 (朝代)文学家 (人名)组织人编写的。
(3)《伤仲永》的作者是北宋的 (人名),他与韩愈、柳宗元、苏辙等八人合称“唐宋八大家”。
(5)《夜雨寄北》的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与杜牧合称“ ”。
三、用课文原名填空。(5分)
(1)与君离别意, 。
(2) ,君向潇湘我向秦。
(3)《夜雨寄北》中虚写见面后美好情景的诗句是: , ?
(4)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孔子的话:
, 。
四、文学常识(10分)
1、写出中国四大古典的名称、作者及作者所生活的朝代。
2、《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艺术形象。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说出他令人赞赏的一种精神,并举例证明。语言要简洁。
五、课外阅读(10分)
一生的戒指
①它不是装饰,虽然很像装饰。远远地看,在灯光和日光下,母亲的某根手指闪着光亮,那是母亲戴着戒指–顶针,缝衣、补衣、绣花、纳鞋……做针线活的时候,母亲就戴上它,戴在那根最辛苦最忠厚的手指上。
②最繁杂的活是为一家人做过冬的棉鞋,鞋底很厚,民间叫做“千层底”,因为晴雨都要穿,鞋底薄了不保暖还会渗水。多半寸厚的鞋底,都由碎布层层叠起,每层都用糨糊粘连,然后用密密的针线穿凿,上面纵横排列着数百上千个针眼。
③你能想象,在这项制造温暖的工程里,母亲的手承受着多大的压力,甚至可能受到的伤痛。针引着线,线随着针,穿过“千层”的雾,“千层”的夜色(因为母亲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专注地做针线活),然后到达鞋底的另一面,到达生活的另一面。针和线在紧张的穿越后,每每是颤抖着到达另一面的,这是它们的驿站,稍息之后,
它们又将深入生活的底部,重返另一面,然后再返回来。
④在这个驿站里,迎送它们的是母亲的手指,也是那枚刚毅的顶针。
⑤顶针,是的,是顶针。针有时也不愿见缝插针了,生活中,飘逸的绸、富丽的缎极为罕见,更多的是褴褛的片段需要补缀,坚硬的细节需要穿凿。就这样,同样是金属做的,顶针必须去顶那根镇上,顶它,支援它,让它不要中途退下来;用力,再用力,到鞋底的那一面,到布的那一面,到生活的那一面,去看看,再回来,认认真真缝补日子。
⑥顶针上密集的凹坑,是金属的伤口,它以提前预备的伤,承受更多的伤;它以先天的育,承受后来的痛。
⑦而十指连心,顶针也是,一颗忠厚隐忍的心的造型。当命运的针线无数次穿过来,母亲的心,该留下多少密集的针眼?
⑧这沉默安详的金属,应该是世上最珍贵的器物,它,藏纳着密集的痛点,凝聚着慈详的目光。
⑨所以,母亲即使不做针线活的时候,也戴着那枚顶针。
⑩它是伴随母亲一生的戒指。
⑾它是重叠的岁月,随着母亲的手指往返,它是浓缩的星河,绕着母亲的手指旋转……
回答以下问题:(每题2分,共10分)
1、如果把第④段中的“刚毅”换成“坚硬”,好不好?为什么?
2、第③段的细节描写,对刻画母亲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3、仿照第⑧段中加横线的句子,再续写一个句子。
4、读完本文,请你说说作者为什么把顶针称作“一生的戒指”?
5、生活在今天的青少年,或许已不熟悉本文所描绘的“温暖工程”,但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也浸润着父母、亲友无数的心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请简要写出一个你亲身经历的感人事例。(30字左右)
四、作文(40分)
在你的生活中,一定会有许多事情曾经掀起你感情的波澜,这些事或让你感动不已,或让你无比愤怒,或让你羞愧难当,或让你感到妙趣横生。请选一件你感触最深的事,把它写出来。文体、字数不限,题目自拟。600字左右。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011学年第三次月考试题发布于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