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七年级语文上第四次月考试题
一、积累运用(20分)
1.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2分)
A.赫然hè 够呛qiàng 陛下bì 撬去qiào
B.膺惩yīng 弥漫mí 称职chèn 区寄ōu
C.跳踉 liáng 自诩xǔ 警惕tì 赐给cì
D.嗥叫háo 牛仔zǎi 滑稽jì 头衔xián
2. 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画出来并在括号内改正。(2分)
奄奄一息 横行无际 殚智竭力 凶神恶煞
按捺不住 不屑一顾 如怨如诉 万籁具寂
赅人听闻 无以复加 下流无耻 喜笑颜开
昂首阔部 随声附和 钦差大臣 不可救药
( )( )( )( )
3. 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欠妥的一组是( )(2分)
A.我对他起初并无信心,姑妄从之。
姑妄从之:姑且按照他的办法来做。
B.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C.贼易之。
易:容易。
D.把全世界的地下宝藏都指点给他。
指点:指出来使人知道。
4. 对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最后一片叶子》作者欧·亨利是英国小说家。
B.《渔夫的故事》选自《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C.《农夫和蛇》选自《伊索寓言》相传为希腊被释的奴隶伊索所作。
D.《童区寄传》的作者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5. 根据下面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2分)
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
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坐;
下联是:
6.默写(7分)
①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____。
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_______________。
③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岁岁重阳,_________。
⑤杜甫的《登高》的颔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国古典名著中有许多足智多谋的人物形象,请写出其中一位及相关故事名称。(示例中所给人物不可再用)(3分)
示例: 书名:《三国演义》
人物:诸葛亮
故事:草船借箭
书名:
人物:
故事:
二、阅读(50分)
(一)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2题。(15分)
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因取刃杀之。
逃未及远,市者还,得童,大骇,将杀童。遽曰:“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市者良久计曰:“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幸而杀彼,甚善!”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复取刃杀市者。因大号。一虚皆惊。童曰:“我区氏儿也,不当为僮。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愿以闻于官。”
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大府召视儿,幼愿耳。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与衣裳,吏护还之乡。
乡之行劫缚者,侧日莫敢过其门,皆曰:“是儿少秦武阳二岁,而讨杀二豪,岂可近耶?”
8.解释加点的文言词语。(2分)
①布囊其口。 囊:
②恐栗,为儿恒状。 栗:
③郎诚见完与恩。诚:
④吏护还之乡。 之: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2分)
①力上下,得绝。
②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
10.对句子中“活”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他冲锋的动作真猛,活像一只刚下山的小老虎。(逼真地)
B.王老师的座右铭是:“活到老,学到老”。(生存)
C.北宋庆历年间,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移动)
D.做学问,既讲究实,也讲究活。(活动)
11.试比较赏析区寄两次脱身的描写,这样写表现出区寄怎样的形象?(3分)
①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因取刃杀之。
②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绝之,虽疮手勿惮;复取刃杀市者。
12.文章是如何体现区寄胆识过人、智勇双全的?(3分)
13.结尾一段对表现区寄有什么作用?(3分)
(二)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8题。(16分)
水塘边的鸟窝
梅 洁
①水塘在黑夜中沉寂,这使我怀念水塘边的那棵有鸟窝的老榆树。
②我们和母亲来到乡下时,那棵树正长满了榆钱。榆钱泛着淡淡的绿色,钱串似的,压弯了枝头。后来,榆钱落了,榆叶变老,黑绿黑绿的。知了爬到了榆树上,知了的叫声很尖长,使山里的夏天更加闷热。夜里,塘里的青蛙“咕哇”“咕哇”地叫着,开始是一只,后来便此起彼伏。白天,我们看见一群一群的小蝌蚪,摆着黑黑的小尾巴、摇着黑黑的大脑袋,从塘的深处游到塘的浅处,从浅处游到深处。母亲说蝌蚪是淘气的孩子。秋天来了,榆树的枝丫上有了鸟窝,鸟窝一天天长大了起来,小筛箩一样,母亲指给我看那鸟窝。
③这是一个已经开始凉爽的傍晚,太阳红色的的光辉已擦着山顶在慢慢消失,山顶有很美的晚霞,晚霞擦抹着母亲很美的脸,我发现母亲的脸上流淌着一种很厚的温暖。
④山坳里的男孩子在塘边用竹筐捞青蛙,捞上的青蛙用藕叶包好了烧着吃。他们还吃烧田鼠,也用藕叶包着。他们还常用石头砸蚧蛤蟆,蚧蛤蟆长得很大,背上长满令人恐惧的肉疙瘩。我非常害怕。母亲从小就不让我们看杀这杀那的,包括杀鸡。母亲希望我们善良,致使我最终不敢看杀鸡,到老不敢弄死一只活鱼。买鱼时,总问:“有死的吗?”小贩不理解,张几下嘴,不知怎样回答。小贩没有死鱼只有活鱼。
⑤天气越来越凉,风也大起来,在山坳里回旋时发出种种声响。我望着老树枝丫上的鸟窝,问母亲:“好高啊,妈妈!风一吹要掉下来吗?”
⑥“不会的,鸟的窝垒得很结实。窝里有它们的孩子,它们不会让窝掉下来的。”母亲摸摸我的头,很大很深的眼睛里充满了爱怜。我和母亲一起望着蓝天下黑黑的一团,我们一起想象那高高的温柔,我们虔诚地为它们孤独的、风雨飘摇的幸福祝福。
⑦最可恨的莫过于男孩子。一天,邻居家的男孩子爬到树上,用竹竿把鸟窝给捅了。当我看见那黑魆魆的一团从几丈高处往下掉时,我几乎晕了!我气喘吁吁地跑到老树下,看到的只是一团团摔散的树枝、干草、羽毛和泥垒造的鸟窝以及几只血肉模糊的粉红色的肉团。母亲说:“这孩子要遭报应的……”
⑧此后,一个关于“窝”的战栗,包裹着我的魂魄,走过了很长很长的岁月。
⑨我长大后又几次来过那个山坳,我到水塘边找那棵老榆树,老榆树已被人伐掉,只剩下一个很悲凉的树桩。乡下的树已很少,我已很难看到儿时那样的大鸟窝。塘里的青蛙还“咕哇”“咕哇”地叫着,小蝌蝌还是一群一群地在水塘边游弋着。我为这些青蛙和它们的孩子庆幸着,但我不知,它们还幸存几年。
⑩人类什么时候才能开始悲悯我们身边的另一类生命?这个世界原本是为我们和它们共同创造的。
14.章开头写道:“水塘在黑夜中沉寂,这使我怀念水塘边的那棵有鸟窝的老榆树。”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会怀念故乡水塘边的老榆树?(2分)
15.的第二段描写了水塘边的哪些景物?请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景物描写有何作用?(4分)
16.文中画线句子,想想为什么作者说小鸟的幸福是“孤独的、风雨飘摇的”。 (4分)
“孤独的”是因为:
“风雨飘摇的”是因为:
17.面两个句子,结合语境说说哪一句的表达效果更好,并说明理由。(3分)
①一个关于“窝”的战栗,包裹着我的魂魄,走过了很长很长的岁月。
②一个关于“窝”的故事,包裹着我的魂魄,走过了很长很长的岁月。
18.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什么启发?请用一句话表达你受到的启发。(2分)
(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5题。(19分)
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
(美)拉凡·斯蒂恩
①我家住在北达科地州莫特市的一个小镇上,爸爸在那里开了一个小商店,我们称之为“我们自己的五金家具店”
②我们七个孩子从小就在店里帮忙。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自然就学到了从商的技能。开始,我们只是做些诸如打扫卫生、把货物摆到货架上以及放好包装材料之类的零活,后来我们就开始接待顾客了。在我们工作和观察别人工作的时候,我们逐渐了解到这项工作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销售和生存。
③在此期间,父亲给我上了一堂让我永远铭记的课。
④那是在圣诞节前不久。当时我上八年级,只在晚上帮爸爸干活–管理玩具部。一天晚上,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走进店里。他身上穿着一件棕褐色的旧衣服,袖口又脏又破;他的头发乱七八糟,还有一绺头发直直地立在前额上;他的鞋子磨损得非常厉害,有一只鞋子的鞋带还是断的。在我看来,这个小男孩非常穷,穷得根本买不起任何东西。他在玩具部左看右看,不时地拿起一两件玩具,然后又仔细地把它们放回原来的位置。
⑤爸爸下了楼,走到男孩身边,他那钢青色的眼睛微笑着,脸颊上深陷出两个漂亮的酒窝。他问小男孩想买什么。小男孩说想为他的兄弟买一件圣诞节礼物。爸你爸对待他的态度就像接待成年人一样,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爸爸告诉他尽管随便看,随便挑。小男孩确实这样做了。
⑥大约20分钟后,小男孩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架玩具飞机,走到我爸爸面前说:“先生,这个多少钱?”
⑦“你有多少钱?”爸爸问。
⑧男孩握着的拳头松开了。他的手掌因为紧握着钱而留下一道又湿又脏的折痕。手掌展开后,我看到里面有两枚一角的硬币一枚五分镍币和两便士,共计27美分。而他选中的玩具飞机价值398美元。
⑨“你的钱正好够。”爸爸说着接过他手中的钱。
⑩爸爸的回答令我大吃一惊,在我为小男孩包装礼物的时候,我心里一直在想着这件事。当小孩走出商店的时候,我没有再去注意他身上那件又脏又旧的衣服和他乱蓬蓬的头发,以及那根断了的鞋带;我只看见一个怀抱珍宝的容光焕发的男孩。
19.请说说“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这个标题为何用得好。(2分)
20.第②段中说“我们逐渐了解到这项工作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销售和生存”,结合全文,说说还有什么别的意义。(3分)
21.第③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22.第⑧段是典型的细节描写,说说它在文中的表达作用。(3分)
23.选文在情节内容上具有出人意料的表达效果,最能体现这一点的一句话是:(2分)
24.文章中多处运用了前后照应的写法,试举一例。(3分)
25.第⑩段中的画线句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三、写作(50分)
26. “人间自有真情在,爱心暖如三春晖”。在我们的生活里,有着父子之爱、母女亲情,也常见邻里间和睦相处,亲友间真诚相待,同学间友谊真挚,师生间情感依依……请截取你熟悉的一段生活,以“真情”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七年级语文上第四次月考试题参考答案
一、1.D
2.“际”改为“忌” “具”改为“俱” “骇”改为“骇” “部”改为“步”
3.C
4.A
5.秋山人在画中游
6.①霜叶红于二月花
②将军白发征夫泪
③便引诗情到碧霄
④人生易老天难老 今又重阳
⑤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7.如:《西游记》孙悟空 三打白骨精。
8.①囊:口袋,这里作动词。
②栗:通“慄”,发抖。
③诚:果真,表示假设。
④之:往。
9.①用力地上下磨动,绳子断了。
②做两个主人的奴仆,哪里比得上做一个主人的奴仆呢?
10.D
11.两次描写,文字简洁,相似之中有变化。第一次得脱,只用了“以缚背刃”一个细节,就表现出这个小孩子非同小可的机智。第二次得脱,贼人已经有防备,写了两个细节,一是利用夜半的炉火烧绝,二是把手都烧烂了,都坚持到底,表现了他不仅机智还十分勇敢坚强。
12.文章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他的品质,如伪儿啼哭、以缚背刃、以利诱贼、疮手勿惮、哭叫报官等。
13.结尾通过劫缚者不敢过其门的侧面描写,烘托区寄精神的震撼力量。
14. 因为老榆树上有知了、有鸟,这些都是人类身边的“另一生命”,人类应该与它们和谐相处。
15. 描写了繁盛的榆钱,热闹的知了青蛙,自由自在的蝌蚪,小筛箩似的鸟窝。
这些景物描写为下文写人类对这一美好和谐环境的破坏作了铺垫,理下了伏笔。
16. ①人类没有把这些鸟当作朋友,因此小鸟永远是“孤独的” ;
②人类行为野蛮,小鸟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因此小乌的幸福是“风雨飘摇的”。
17. 第①句的表达效果好。第①句中用“战栗”一词表明了人类对鸟窝的破坏,对小鸟幼小生命的无情摧残的野蛮行为在作者心中引起了强烈的震撼,也表明了作者对人类这种行为的深切痛恨。
18. 示例一:可爱的小鸟需要我们用真情”呵护。示例二:欢快幸福的小鸟让我们蓦然发现:我们身边的生命原来如此美丽! ( 只要符合答题要求且语言简洁、优美即可。)
19.直接照应文中内容,起概括全篇的作用;
20.关爱别人,帮助弱者,用爱心温暖他们;
21.侧面描写出父亲的爱心,进一步拱托主题;
22.承上启下的作用;
23.“你的钱正好够。”爸爸说着接过他手中的钱;
24.A,在我看来,这个小男孩非常穷,穷得根本买不起任何东西。—“你的钱正好够。”爸爸说着接过他手中的钱。
B,一天晚上,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走进商店。—爸爸对待他的态度就像接待成年人一样,这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25.一个充满爱心的男孩,为了给兄弟一份圣诞礼物,宁愿花掉他仅有的积蓄,他表达出来的不仅仅是金钱的东西,而是用爱装饰的真诚心意.他的行动让作者更深的理解了爱的真谛.
26.略
……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发布于2020-11-16